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快乐阅读 |
被孔子用错的成语
丁启阵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为仁,不是问仁。就是说,子贡问如何处事、处世方可达到仁的境界,而不是“什么是仁”。因此,孔子告诉他,怎么做才可能成为仁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大约是一句古代成语。意思是,工匠想要把事情做好,必须先让斧凿之类工具锋利起来。但是,这里孔子引用这句成语,跟本义并不很吻合。顾名思义,成语的意思,是指器具性能(锋利)的重要性。而下文表达的实际上是做事抓关键抓重点、“提纲挈领”之类的意思。
居是邦,大概是,时当孔门师徒周游列国之际。
可见,孔子周游列国时,为了取得成功,事先跟弟子们约定了策略:每到一个国家,都尽量先跟贤明的大夫打交道,先跟有仁德的士人交朋友。
孔子把贤明大夫、仁德士人比作器具(工具),可能是把他们当作结交君主、影响民众的工具,即孔安国所说的“言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大致也说得过去。但不得不说,从语感上说,比喻不甚恰当。
由此可见,孔子虽然被称为圣人,但也不是完美无瑕的,他也有使用成语不甚恰当得体的时候。
前一篇:公知大V作文秘诀
后一篇:孔子为何替柳下惠鸣不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