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海外华人的爱国之情 丁启阵
有朋友在挺当今某网络红人的论调时,引用了一位海外华人的爱国言论作为佐证。我认为,引用海外华人的爱国言论来证明本国的优越性的论证方法,是值得商榷的。
我认为,海外华人最好的爱国表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立即回国,在本国安居乐业,用青春用所学,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另一种是继续居住在外国,利用自己的身份、学识、能力,尽量做些对祖国对同胞有益的事情。前者如钱学森,后者如李政道。两种方式,都是爱国的实际行动。
只是口头、笔下大唱赞美祖国歌曲,不但算不上爱国行为,反而会有误国可能。
因为,这种口头、笔下的赞美,饥不能食,寒不能衣,露宿不能居住,鳏寡不能结婚,对祖国同胞没有丝毫的实际好处。
我愿意相信,多数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赞美是真诚的,由衷的。但是,三个原因,使得他们的赞美难以做到客观、理性:
一是,他们因为去国日久,已经忘却自己曾经经历过、祖国同胞仍在经历着的许多不如意乃至水深火热,淡忘了自己当初离开祖国的愤懑之情。
二是,他们在异国工作生活多年,的确感受、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或者吃饱喝足后,感到了寂寞无聊。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当今世界,哪个先进国家敢说自己已经是尽善尽美了的呢?
三是,他们动了思念故国、故土和亲友的情怀,随着事业成功、年岁老大,产生了忏悔之情。总之,进入了短暂的文艺情绪抒情的状态。
笔者有过几次出国工作的机会,跟许多出过国的朋友一样,曾经有过“欲使人爱国先让人出国”的感慨。但是,冷静思之,很快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认识。成因主要有二:一是暂时摆脱了本国人生的各种困扰,二是身在异国他乡感到了孤独寂寞。
海外华人,隔着千山万水,茫茫海洋,抒发爱国之情,大唱祖国颂歌,难免有站着说话不害腰疼、得了便宜卖乖、跳出圈外说风凉话的嫌疑。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的国际社会和平共处几项原则中,不干涉他人内政一条,不只是对别国政府,对这部分海外华人也应该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