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浮世感想 |
论不合时宜
丁启阵
据说有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隆起的肚皮问几位家人:“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装着什么?”有人答“文章”,有人答“见识”,苏东坡均一笑置之,不以为然。至王朝云,微笑答曰:“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捧腹大笑,连声称许:“知我者,唯朝云也。”
四川汶川大地震,百姓死伤无数,举国悲恸之际,前日我作一小文,欲以苏东坡之乐观旷达精神鼓舞人心。老友独孤客对我这个时候写那样的文章,颇不以为然,也有“不合时宜”的评论。
回首几十年人生路,发现自己的确有过诸多的“不合时宜”。其中荦荦大者有两端:其一是,上大学期间,念的却是“小学”(汉语言文字之学);其二是,毕业之后,跑到外国语大学教中文。因为这些不合时宜,的确给自己平添了许多的烦恼。
但是,烦恼归烦恼,据我粗浅的历史知识和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这不合时宜也不全是缺点。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这寂寞也就是不合时宜。孔子主张以礼乐仁义之道治国,在霸道泛滥的春秋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他周游列国,是处处碰壁。最后只能回到曲阜,继续办他的三年制民办学校。在树下、田间、山头,给学生上课。文学史上,但凡有所成就的作家,就没有一个是合乎时宜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屈原的不合时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陶渊明的不合时宜,“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是李白的不合时宜,“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的不合时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曹雪芹的不合时宜……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可有哪一位像样的作家,其所作所为是合乎时宜的呢?合乎时宜的作家早就平步青云,忙着征经颂圣、消受荣华、磕头作揖去了,哪里还有时间吟诗作赋!
从实用主义角度评价,这些人都是傻瓜。生前吃尽了贫困、坎坷之苦,没有过上一天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可是,从今天的立场看,他们又都是有所得的:千百年来,他们的诗文被人们吟诵不辍,他们的言行为人们津津乐道,爱慕之心、敬仰之情,不绝如缕。一句话,他们虽死犹生,永垂不朽。而他们同时代那些王侯将相、富商巨贾呢,崇高丰厚的爵禄早已烟消云散,肠肥脑满的肉身早已化为粪土,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姓名了。
几十年来,我也曾干过一些合乎时宜的事情。别人热情洋溢的时候,我也热情洋溢;别人热血沸腾的时候,我也热血沸腾;别人义愤填膺的时候,我也义愤填膺……可时过境迁之后,却总是发现,原来那些合乎时宜的表现其实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充其量不过赢一个“随波逐流”的好名声。一定要说有所得,大约也只是得一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教训罢了。
平平淡淡总是真,诚哉斯言!我这里再给它加上一句:不必追求合乎时宜,踏踏实实做点事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