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
几天前去看望一对年轻朋友,因为他们的儿子满月了。
他们一个月多点的儿子,是个淘气的孩子。睡一觉一般只是一两个小时,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哭,哭声嘹亮,被他外公外婆誉为“男高音”;爸爸妈妈抱着,抱累了,坐不了几分钟,他马上大哭,以示抗议,小小年纪就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了。
外公外婆因为难以适应北京闷热的天气,不久前回内蒙古老家了。就他们两口子自己带孩子,日夜整块的可休息时间不会超过两三个小时,其中一人还需忙着打理自己公司的事情。他们的辛苦不难想象。
可是,看着他们快乐的样子,实在是很可羡慕的。婴儿随便发出一点“嗯”“啊”一类的声音,都会被认为是在跟他们交流,被理解成血脉亲情的最初流露。欢欣鼓舞,日夜抱持的辛苦,仿佛瞬间就得到了加倍的补偿。高高大大的东北汉子,一次稍微不耐烦,大声说了一句,孩子哭声戛止,眼角溢出泪花,把他给心疼得!从此,无论孩子哭声多大,再也不忍心大声批评他了。他们嘴上说孩子长得快,小身体挺沉,抱着很累人,脸上却分明挂着自豪的神色。那自豪,来自孩子的茁壮成长。
说实话,我有些替朋友担心,怕他们累坏了身体。朋友说,一天她看见邻居一个孩子,才三个多月,就能掰起脚趾头往嘴里送了。她说,过两三个月,孩子能那样,她就会省心许多。脸上,一派胜利在望的表情。
我喜欢的作家汪曾祺先生,他的散文《葡萄月令》里有这样一句话:“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我曾经征求过几位生过孩子的女性朋友,她们一致认为“汪曾祺不懂女人”。我这一次又征求了一下这位朋友,她没有直接说“汪曾祺不懂女人”,只说自己生孩子住院那几天差点憋坏了。她说,老公开车接她出院,一路上,车窗外居然有房子,有汽车,还有树,而且都会动,仿佛久违之后回到人间,世界陌生而新鲜,有趣极了。由此反推,可见女人怀胎生孩子的过程,心理感受到的时间是多么漫长,与世隔绝的感觉是多么强烈!
他们承认,他们辛苦育儿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孩子的父亲都已经开始考虑将来要为他准备一套房子的事情了。
看这对朋友围着孩子忙前忙后的情形,我当时在想:人类对待自己尚处于婴儿期的孩子的态度,无疑是世上最友善,最慈爱,最无私的态度。假如天下的父母都能将这种态度一直持续下去,孩子的一生该多么幸福;假如孩子都能像婴儿时期那样不惹父母生气,父母该多么快乐;假如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始终如年轻父母跟婴儿的关系,家庭该多么和睦!
从朋友家出来,路上又想起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忽然发现,亚圣说话太啰嗦了,改成“以爱吾幼之心及天下人,天下可运于掌”,既凝炼掉许多字,又表示了无比友善(仁义)的思想,不是更好吗?
20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