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中国人太喜欢变化

(2007-08-22 11:41:00)
标签:

人文/历史

感悟随笔

喜变性格

分类: 浮世感想
 

中国人太喜欢变化

 

    在韩国、日本,肚子饿了去吃饭,人们都会寻找那些年头长久的饭馆。五十年、一百年的老店,“元祖”之类的匾额每每书以大字,悬于高处,招徕顾客。进入店门,总能看见座无虚席的景象。一个小饭馆,门面很不起眼,可能只做一种拉面,一打听却已经传了四五代。百十年间,烹制方法和味道都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食客却始终能如云纷至。

    这种情况,在当今中国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饭馆,刚开张的时候,尚能做到饭菜可口,服务周到。但是,时间一久,就一切都变了。饭菜不再可口,服务不再周到。这个变化的周期,通常只有几个月。有一位朋友对此留心多年,据他研究,发现北京饭馆的平均保质期是四十天左右。因此他提出一种主张:在北京下馆子,得赶在饭馆新张的四十天之内。四十天之后,饭菜、服务的水准质量就都难以保证了。

    国人大多喜欢变化,而我却看到这喜欢变化背后的一些弊病。泡菜是中国发明的,据说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民工们就是因为吃了泡菜,在风雪交加的严冬季节餐风饮露,而能不患胃病。因为我们好变,我们历史悠久的泡菜制作手艺,现在已经七零八落,不成气候了。韩国人不喜欢变化,千百年来一直钟情于制作、食用泡菜,现在韩国泡菜风靡半个亚洲。日本人都承认,拉面的故乡在中国的山西。但是因为我们好变,拉、扯、削、压,满足于制作方法的纷繁多样,各地有各地的做法风味,谁也不愿意顺着一条道走下去,不断研究发掘。结果,我们的面条就始终徘徊在路边摊的水平,跟日本的拉面无法同日而语。火药、指南针,都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因为我们喜欢变化,发明这些东西之后,兴趣马上就转移到制作烟花炮仗之类节日喜庆道具上,转移到看风水寻阴阳宝地之类事情上,不像欧洲人那样继续研究它们的原理和正经用途,终于整出大炮,应用于航海。最后,成群结队,坐着船,来轰开我们的国门,要啥拿啥,吃香喝辣。

    历史的经验教训分明告诉我们,喜变性格未必就是好性格。

                                            2007-8-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江南寻梦
后一篇:精炼的家乡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