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山红叶

(2006-11-02 23:17:08)
分类: 性情文字

香山红叶

 

香山红叶

 

 

北京已经居住了近二十年,香山去过十余次。其中,赶热闹看红叶也有四五次。但是,说实话,我一直对香山红叶如此名闻遐迩,每年都能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感到大惑不解。名为红叶,我却不但一次也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红叶满山的情形,就连称得上红色的叶片也没有在山间的树枝上看到过。我所看到的可以称得上红色的叶片,都是山脚下小商贩们兜售的经过加工的树叶。真正长在树枝上的黄栌叶片,充其量只是红黄之间的一种颜色,而且常常是间杂着许多黑色斑点、沾满尘土的风尘相,一点也不娇艳。

就我有限的见闻而言,其他地方就有不少红叶比香山的黄栌红得更加悦目、更加娇艳的。北京至成都的火车上,透过车窗,我见过秦岭、横断山脉山坡上一丛丛不知名的红叶,犹如一团团的火焰。借用杜甫的名句“山青花欲燃”,便是“山青叶欲燃”了。几次于深秋时节去八达岭,车进居庸关之后,山坡上、长城两侧,就都可以看见一些红叶,品种也是黄栌。虽然因为数量不多气势有限,但是,红色的纯正和干净,却是香山红叶所不可比拟的。就是在植物园内和坐车去香山的路上,所看到的曾经被我误认为臭椿的火炬树,其叶片也比赫赫有名的香山红叶要艳丽许多。

人类多少都具有一点人云亦云的随和好脾气,我自然也没能例外。上个星期,我就开始向我的外国学生隆重推荐一项室外活动:去香山看红叶。为了尽量多鼓动一些学生去看红叶,我也说了许多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关于香山红叶的种种好话。“霜叶红似二月花”,“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之类年龄高达千百年的名句都搬出来了。到了香山,外国学生们开始时有些失望,说叶子不太红,远远看去,也没有老师事先张扬的“层林尽染色”、“秋景如浓妆”的效果。但是,山越登越高,人越来越累,学生们也渐渐地开始夸赞起红叶来,并且饶有兴致地四处照相、人树合影。

我总怀疑,香山红叶是利用了人类的心理弱点而成名的。什么弱点?就是敝帚自珍与入乡随俗两种心理的混合物。香山反正就只提供这一种红黄之间的树叶,爱看不看。游人到此,谁都愿意留下愉快的记忆,于是就“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说服自己:香山的黄栌叶子是挺红的,红叶满山果然气势非凡,令人惊叹,振奋,感动,流连忘返。有些性情懒惰一些的,也会随着众人的腔调,为香山红叶唱起赞美的歌。标新立异、另创新说,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也总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树叶的变黄变红,那是树叶的生命接近终了的病态。我们人类以为那是一种美,于是仕女相约、老幼相携,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地前去观赏。没有几个人会发出庄子式的追问:“叶之红黄,其正色耶?”也没有多少人会因为树叶即将飘零而心情郁闷,为生命的逝去低徊感喟。今天在红叶区半山腰的一座亭子中,看见一个因为心脏病发作而逝去的人。路过的游客,充其量也只是发出一声于事无补的叹息。我甚至听见有人开玩笑说,那个人真是够浪漫,如此收场令人羡慕。这种豁达,反而让我在心里感到一阵凄楚。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