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阶段 焉能不抄

(2013-07-31 09:50:37)
标签:

中学阶段

程度

青年人

见地

社会舆论

中学转6年制之后,中学会考与大学入学试合并,学生可以考少一次试。为了分散学生的压力,考评局将学生平时在学校所做的部分作业也拿来评分,以反映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成绩,称之为校本评核。

 

本届中学文凭试,有23位现代书院的学生被发现在中文科的校本评核的作业中抄袭,被考评局取消中文科的全科成绩,因而失去升大学的机会。

 

社会舆论大都认为抄袭不当,有失诚信,学生受到惩处是应该的。我却在某种程度上同情学生。

 

校本评核的作业容许拿回家做,等同容许学生看参考书或上网搜集资料。这23个学生肯事前搜集数据,证明他们对作业还是认真的,懒的学生可能随便写些东西,交差了事。

 

据考评局说,这些学生亦非全篇文章照抄,而是只抄了一部分,有些还作了一定的改写,可见他们也作过一定的「努力」,只是技术未到家罢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古人的文章诗词,很多时都会引用典故,但不一定注明出处,后人找到他的出处愈多,反可显示作者学问渊博。近代文人鲁迅,他的《狂人日记》,很明显是参照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连结构与内容都同出一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抄袭成分。

 

牛顿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我们的知识都是以前人的知识为基础的,谁敢说自己的文章里面没有其他人的东西?《C观点》也不例外。

 

中学生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书本上学来的,都是原属于他人的二手知识,人需要有自己的人生阅历,才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见地,因此,中学生的文章多少都有抄袭成分,要他们只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城中有位活跃于社会活动的名教授,就曾经被发现,在写学术文章中也有抄袭成分,这才是要不得,做学问岂同答试题?我们不应以做学问的标准去评核学生回家做的作业。

 

考评局对抄袭不高明的文章打少一点分就是了,最多也只宜取消他们的校本评核部份的成绩,不宜整个中文科都不给分数,累到学生连考大学的机会也失去,这对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

 

「抄袭」是学习初段的重要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唔会吟诗也会偷,」偷就是「抄袭」。如果今次事件令香港的中学生从此不敢抄袭,青年人会少了很多学习机会。

 

我的抄袭技术是从泥鯭鱼身上体会出来的。牠们吃的是屎,长出来的肉却十分鲜美,关键是牠们先把屎消化了,然后把其中有用的成分来长肉的。把想抄的东西先看清楚,理解后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就不算抄袭了,青少年要学习这种技巧,毕生受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