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局失当 学生可上诉
(2013-08-01 14:33:53)
标签:
规矩纪录家庭作业道德标准学生 |
昨文指出,考评局把23名在校本评核作业中抄袭的同学的中文科成绩全部取消,实在过度严苛。
首先,可以让学生拿回家的作业,本身就表示不介意学生在做作业时,借助参考资料,否则就应该把学生集中在有老师监督的试场中应考。因此,学生在这类作业中利用参考数据,实在有别于在试场中「出猫」作弊。现在出现的问题是这批学生的消化参考资料的能力低,未能用自己的文字重新把数据内容演绎出来。能力低,即打少一分就是了,怎可视作考试作弊?
其次,即使这23名学生的行为触犯了考评局订出来的规矩,考评局也只可以把涉及犯规的作业的成绩取消,怎可以把整科中文科的成绩都取消?通常,如果考生被发现在试场中作弊,考官无法判断考生那一部分的试卷有作弊,那一部分没有,所以只好把整份试卷作废,但甚少会把其他时段考的试卷都一并作废。如果一份作业的处理不当,就视作犯了罪无可恕的「天条」,而非把整个中文科取消不可,那按这个逻辑推论的话,岂不是可把学生整场中学文凭试的成绩都取消?甚至可以把学生的人生都加以否定!
在雨果的《孤星泪》之中,尚万强只是曾经偷过一次面包,就被警官贾维尔视作不诚实,不安份,会不断犯法的人,整个人生都要盯住他。这种做法公平吗?
今次考评局对这23名学生的处理,虽不至于那么过度,但亦可以为这批学生之中留下一个不光彩的纪录。这些学生的中学文凭试纪录,竟然没有入大学必须的中文科成绩,这叫他们怎样向人解释?雇主会否因而怀疑他们的诚信?但事实他们只是在一次家庭作业中,处理数据的消化能力较弱吧。因此,我是赞成受影响的学生向考评局上诉,希望可以讨回公道。
然而,在今次事件,教育界的发言人,甚少站在学生的处境来看问题,他们似乎更热衷于把矛头引向现代教育这类学校。香港的学生大部分都要补习,实在令正规教师难看。但教师在批评这种不健康现象时,是否也应考虑一下学生的处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爱护学生。
可惜,我们的社会已愈趋道德化,甚么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由少数掌握公器的人来定论。这些人一旦为某些事情作了定调,就没有人敢出来唱反调,连鼓吹独立思考的教育界也变成这样。
这种发展非常危险,道德标准的绝对化,不但会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事事有公论,形成对小众的歧视与遏抑。这并非开放社会的理想景象。所以我在这里唱反调,认这23名学生行为有别于考试作弊,而考评局的处分亦过度严苛,我支持学生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