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终于定期卖地

(2011-04-20 09:29:08)
标签:

杂谈

政府将会于第二季主动出售十二块土地,这是02年推出孙九招以来,首次这么大规模地推出土地,显示政府已不再依靠勾地方式卖地,而是决心把卖地的主导权从发展商的手上收回,以后可以按民生的需要,增加土地供应量。这无疑是一项正确的决定。

 

不过,官僚系统的特色是死不认错,有关官员还是死撑,说勾地方式一路行之有效,以后会采取双轨制,既会主动卖地,亦会有土地放在勾地表,待发展商自己去勾;如果发展商迟迟未能把土地勾出,则政府可能会抽其中一部分土地,主动在市场上招标或拍卖。

 

本栏早已指出:勾地方式在设计上存在着机制性的缺失;因此,即使政府保留双轨制,也将会是一条轨常有车行,另一条轨则如同虚设,一年也未必有三列车经过,是否保留已无关宏旨。

 

第二季推出的土地,虽然多达12幅,但合共可提供的单位并不多,只有2,650伙。如果政府真的有意完成每年提供二万伙的目标,每季起码应该供应5,000伙才是。

 

政府或许会说,政府是预留另外的2,350伙(5,000-2,650=2,350),由发展商自己去勾地;这样,加起来一样会有5,000伙。若是政府真是这样想的话,那就应该在第二季尾,看看是否真有这么多的土地被勾出。不然的话,就应该在第三季进一步增加主动卖地的数目,以补第二季的不足。这样,市民才会相信,政府确有决心去完成每年供应二万个新单位的目标。

 

政府肯主动卖地,应是一种进步,否则任由发展商决定勾不勾地,社会矛盾将会更加激化,公众就更容易猜疑政府有意维护地产霸权,以至大部分年轻人都置业无望。

 

不过,每年供应二万个私人住宅,是否足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仍是未知之数。政府应密切留意市场的反应。若是楼宇供应增加,但楼价仍是继续上升的话,那表示需求可能升得更快,二万个一年的供应已不足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进一步提高土地供应的指标,譬如去到每年二万五,甚至三万。

 

市场的供求形势非常复杂,经济学家也没有一条可靠的方程式,能够推算出未来的真正需求,政府只能不断作尝试,不断作调整,以对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回应。

 

可惜,过去政府的胆子实在太细了。本栏于05年已提议政府主动卖地,以免楼宇供应断层,楼价飙升失控。当时有关官员坚称,楼宇供应不会断层,但08年的住宅落成量只有八千多个,这与断层已无多大分别。如今只好希望,亡羊补牢,未为晚了。

 

我个人认为,每年两万个供应一样未足以满足当前的需要。但试都未试过,谁也不可以肯定。政府先要做的是每季供应可建5,000个单位的土地。这个做到后,再看市场的反应去决定是否应该进一步增加供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