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权接班人何处觅

(2011-02-15 11:17:16)
标签:

杂谈

前文已论及,企业的拥有权交由创办人的子女来承继应该困难不大,但若然想把管理权也交由子女去承继,则局限了挑选的范围,结果累到公司没法持续发展,子女空拥有股权,却收不到股息,甚至成了子女的包袱。此之所以,有企业的创办人,在年老的时候,把自己企业出让,套现后,才把钱留给子女,把营运的风险与权益,一并交给新买家去承担。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功的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对手迎头赶上,甚至变成亏损。IBM就被迫把自己的私人电脑部门出售,雅虎现在即使肯卖也不容易有买家。由此可见,非要在子女中找管理权的接班人是风险极大的。那么,企业的管理权该找甚么人来接班呢?


在西方,管理权与拥有权分开处理的概念已有一段历史,很多家族都把拥有权交信托基金处理,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受益人算了。至于企业的管理权,他们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搜寻的范围非常广泛;他们会交给猎头公司作全球性物色,对象不局限在公司之内,可以是行外人士,甚至可以是外国人。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具备足够的领导才能的话,即使是空降一个陌生的企业的话,他一样可以很快便驾驭这个企业,不但可以清除企业原有的陋习,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新思维,创造新动力。


这样做,虽然可以有较多的选择,但风险极大。书本上举的可能只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果作统计的话,失败的案例可能比成功的更多。因为,一个企业并非一个机械化的组织,而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而所有生命体都是排外的,从外边找个人来当公司的主脑人,一定会受到原有的成员排斥。一个人要换血,还比较容易,血型相同已可以;但要换器官,难度就大了,身体若是不肯接受,医生也束手无策。换心虽难,但仍有成功机会,但要换脑,医学界连实验都未做过。可见企业要换主脑人,一样风险极大。


一个企业,除了按明文的规章制度去运作之外,其实内部还存在着很多潜规则与默契,只有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掌握一个企业的文化,了解这个企业的真正运作模式。空降下来的CEO,若果心态不够强的话,很容易受排斥而离去,但若果心态太强的话,又容易刚愎自用,令企业的原组织受到过大的创伤;能修成正果的只是少数。


因此,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找接班人,起码没有文化上的不适应问题。此外,企业的创办人还可以对自己的接班人作长期的培养,作不断的观察,选错的机会应该少过单凭猎头公司的推荐,再经过三数次的面谈与测试。如果被挑选的接班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突出的表现,早已众望所归,那将来接班,自然水到渠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