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保在本质上有缺陷

(2010-11-01 09:39:45)
标签:

杂谈

香港的医疗支出,若以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计,比大部分采用医疗保险的先进国家低;而香港能提供的公营医疗服务,无论在覆盖面或服务质素上,亦不比医疗支出与香港相若的地方差;反映香港的医疗制度应有一定的优越性。真不明白为何政府总想放弃自己的好制度,改用别人的坏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有本质上的弊端,天生的DNA有缺陷,后天想补救也不容易。无论对受保的消费者还是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来说,医疗保险都会提供诱因,鼓励两者都按保险条款的最大容忍度去尽情花费,以至保险的成本必然会被愈推愈高。

 

我有参与不同性质机构的管治工作,有些机构有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有些没有。有保险的员工,动不动就去看医生。他们觉得,既然公司已付了保费,有免费服务为甚么不用?结果,由于索偿比承保公司原先估计的多,承保公司随即要求提高保费。

 

相反,没有医疗保险的公司,员工看医生要自费,他们就倾向小病尽量不睇医生。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身体自然会发挥出抵抗病菌的功能,一样可以不药而愈。其实,人的抵抗力需要经常锻炼,才会愈练愈强;经常借助外力,反会退化。香港人怕蚀底,看医生会嫌医生给的药少,所以医生多多少少都得开些药给来看医生的人,药吃多了,不一定对人有好处。因此,没有医疗保险的员工,健康状况不一定比可以免费看医生的人差。

 

另一方面,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为了收取更多的服务费,每当有人来寻求服务时,会先了解来者是否有医疗保险,如果已有保险,他们就按受保的范围,尽量提供更多的服务;可用先进仪器作检查的,当然确认一下最好;需要听取专家意见的,当然找来一起会诊;一切皆可以打着为病人着想的旗号出发。

 

负责承保的公司,当然不想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不必要的服务,但要挑战医生的专业判断并不容易。于是承保公司也得聘用自己的专家,作抽样检查,令成本增加。有时承保公司还会想出自以为聪明的方法,去抑制花费。譬如要确定病情严重到某个程度,才可花费超过某个限额,而确认病情严重的方法,竟是看是否需要住院。结果,有些不用住院的小手术(如照肠镜等),为了可以要保险公司偿付费用,都被安排住院,令花费反而更多。

 

以上皆是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衍生出来的弊端,要防范并不容易,徒增成本。相比香港现有的公营医疗系统,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只计成本,无需盈利;但保险公司与私营医疗机构皆以盈利为目的,市民为此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因此,我不赞成把香港的医疗服务保险化,纳税人将为此而增加负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