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人都以为香港因地少人多,楼价才这么贵。这种想法并不正确。香港有八成多的土地尚未开发,怎会连住人的地方也不够?关键是余下来的未开发土地,最好该如何利用。
政府常埋怨环保人士,说他们限制政府填海、砍树,还要保育历史遗迹,以至政府想增加土地供应也不容易。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推搪,即使不触及环保人士的禁区,香港也不愁没有土地供应。阻止政府供应土地的真正力量,是楼价下跌可能对经济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以致政府在这方面表现得过度谨慎。
我没有作全面深入的搜索,已想到有多处土地,可供住宅发展的需要。一是旧启德机场,二是原有的,已功能不多的工业区,三是地产商从新界村民手上买回来的所谓农地。
新机场启用了已超过十年,但旧机场遗址却至今未有动用,这是多大的浪费,政府怎好意思说自己没有地?这块地位处市区,面向维多利亚港,交通又容易接驳,如果拿一部分出来,发展我所说的,不设折扣的居屋,一定大受欢迎,不愁没有地产商竞投。如果同一个时间有大量单位一齐落成,地产商为了竞争,楼价也不会订得太高。
此外,香港现时有大量工业区,至今都未有善加利用。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已经北移,余下的工厂大厦,要不是空置,就是改作商业用途。如果政府肯与城规会商讨,进一步把这些土地开放作住宅用途,一定可以吸引地产商去收购合并。住宅发展的利润大,投资者一定不会躲懒,政府只需拿出政策,自己不用动手,也可以在短期里,看到大量住宅落成应市。
单讲市区与铁路沿线,有条件改作住宅用途的工厂区就多不胜数。港岛东有柴湾、小西湾、鲗鱼涌,连北角也有一点,港岛南有香港仔、黄竹坑。港岛西有西环、石塘咀。九龙东有鲤鱼门、油塘、茶果岭、官塘、牛头角、九龙湾、新蒲岗。九龙中有土瓜湾、红磡、大角咀。九龙西有长沙湾、荔枝角。此外,新界的沙田、葵涌、荃湾等工业区,也有一部分可转为住宅用途。这么多的供应,政府当然不可以一下子全部开放,否则住宅供应一定泛滥,造成的破坏力可能比八万五更大。
长远而言,政府还可以利用地产商手上的土地储备,为社会提供住宅供应。这些土地现在大部分被规范作农地,不能立即作住宅发展。政府每年都可以订出一定配额,供他们申请改变土地用途。政府甚至可以用五呎农地换一呎屋地(随便举例,不一定是恰当的兑换比例)的方法,收回部分土地,以增加自己调配土地资源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看来,香港不是没有土地资源,只是政府缺乏这方面的心思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