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际足协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多年来一直拒绝引入摄录科技,以致错判事件不断发生,今次世界杯有多场赛果,就被球证的错误所扭曲,无论是参赛队伍抑或是观赛的球迷,对此都非常愤慨,认为国际足协必须修例,以免历史重演。
就我所见,国际足协起码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检讨:
一、加设司线员
于球场的四角,各设一个司线员,以协助球证决定足球是否已经出界或射入龙门。而旁证的工作则需要上下跑动,以确定球员有没有越位。
二、必要时可即时翻看录影的慢镜重播
除球证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需要翻看不同角度的录像慢镜重播外,可授予每个参赛球队各有两次翻看录像的要求,以确定球证没有判错,这既不会过多地阻挠比赛的顺畅度,亦可以增加比赛的公平性与赛果的认受性。
三、用电子钟倒数计时
足球比赛分上下半场,每半场45分钟,由球证看表计算。如有球员受伤或其他因素中途停顿,球证可以加时。但很多时加时的长短常与球员与球迷的感觉不一致,非常主观。
其实可以仿照篮球比赛,用电子钟倒数计时,球证判罚,计时器随球证的哨子声一起被按停。待罚球开出,电子计时器随即启动。这样清清楚楚,不用为补时多寡而有所争拗。
四、放宽越位限制
初看足球的人,常弄不清楚甚么是越位。原来按照球例,球队在进攻时,不可把球交给一个,只面对一名对方守卫、通常是守门员,而中间没有其他防守球员的攻方球员去进攻。这个规定,常引诱守方设越位陷阱令球赛中断。有时,明明是悦目的组织,美妙的射门,球迷都兴奋莫名时候,球证竟判越位在先。作为球迷,我常替攻方不值。
我觉得可把越位的要求放宽一些,有三秒的宽限期,犯规的时间不足三秒,不算越位,入球一样得分。这样,防守一方就不能藉此去设陷阱去阻止进攻,而攻方亦不能一早伏在门前或底线等传球。
我相信,这个修订当可令球赛更加紧凑,球迷欣赏到入球的机会更多。
五、增设十八码罚球
现时守方在自己禁区内犯规,即罚十二码,而十二码射入的机会甚高,差不多一犯规就等同罚失一分,明显罚得过重。
有时犯规的蓄意性与严重的程度是有明显差别的,不应一律都判极刑,轻微的犯错,可改判十八码,以增加入球的难度。在足球场上要追回一球可不容易,不应因一次非蓄意的小错,而令一支球队陷于难再翻身的境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