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食水深」吗?

(2010-06-03 09:25:49)
标签:

杂谈

富士康十三连跳后,郭台铭虽亲临深圳鞠躬道歉,但得不到舆论原谅。人们觉得,郭台铭这么有钱,身为台湾首富,为甚么只热衷于不断赚钱,而不理工人死活?赚这么多,带得入棺材吗?

 

我相信有这种想法的读者也不少,但现实是做OEM(为他人的品牌与设计做生产)的盈利十分微薄,远远谈不上剥削。以去年富士康的业绩来看,营业额虽高达七十二亿一千三百六十三万美元(下同),但毛利只有四亿二千八百三十六万,扣除其它开支后,年内溢利只有三千九百六十二万,盈利率只有0.5%,食水一点不深。

 

如果这笔钱郭台铭愿意不赚,拿来分给六十万员工,平均每人也只得六十六美元,分成人民币也只有四百五十元,相等于每月可以加薪四十元左右。由此可见,要富士康进一步改善厂内生产环境,物质条件并不太足够,富士康只能从调整管理文化,改善对工人的态度上,去防止再出现跳楼事件。

 

当然,去年并非富士康的好年,它的业绩这么不济是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零六年它业绩好的时候,营业额高达一百零三亿八千一百二十三万,年内溢利七亿一千七百八十五万,比零九年的溢利多18倍。但即使在好年,它的盈利率也只是7%左右。花这么多的钱,聘用了几十万工人,才赚这7%的利润,绝不算是一份好做的生意。

 

另一方面,我们如果看看让富士康为他们生产的那些公司,如苹果、戴尔、惠普等计算机公司,他们一般的盈利都在双位数字以上。一部iPhone毛利率更可达70%,但负责生产的富士康,毛利好的时候,也不足10%。究竟哪间公司食水深?哪间公司在剥削工人?请读者说句公道说话。

 

但香港的传媒,却一味把矛头指向富士康,对美国的大公司则只晓得阿谀奉承,说他们很有社会责任,在落订单给工厂的时候,会要求厂方善待工人,注意环保,否则就可能撤单。现实是这类大公司要求多多,就是不肯付钱,他们只会把订单交给报价最低的公司。这种情况下,厂方为了节省成本,惟有向工人开刀,还要被舆论指责为社会罪人。

 

其实,大部分中国的厂商利润都很微薄,他们只要是靠规模赚钱。但规模大,风险亦大;因此,做厂做到破产要走佬的也不少。我也投资过内地的玩具厂与制衣厂,赚埋,赚埋,一次失误就全部蚀出去。李嘉诚先生佩服郭台铭能把生产规模做得这么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富士康去年在中国的生产成本高达六十七亿八千五百二十七万美元(约四百六十多亿人民币),带来了大量工人的就业机会,此外它还要建工厂、添机器、买原料,带动经济蓬勃发展,而自己却赚钱不多。因此,我们可敦促富士康改善管理模式,但不宜把富士康弄到办不下去。即使是要求富士康停产一段时间,对社会也可能弊多于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