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可如何输入人才

(2007-12-17 11:37:02)
标签:

社会/纪实

香港

新加坡

人才

  

  中央领导人在与特首见面时多次强调,香港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容纳更多人才。这个议题香港早已展开过讨论,只是至今仍拿不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态度保守,存在着一定的保护主义倾向;另一个是官僚订的门坎高,制度又复杂,能够过关斩将的人不多。

 

香港人必须明白,香港若要发展成一个国际级的大都会,在金融市场上与伦敦及纽约竞争,单靠本地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不足够的。伦敦和纽约就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若是香港自己局限自己,一定会在竞争时处于弱势。

 

新加坡一直想争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输入优才方面就比香港积极。他们是「大学生便可以做新加坡人」,考核工作由认可的大学去做,政府可以省却很多行政工夫。新加坡就是用这种简易的方法,在过去十年间,吸纳了一百多万名具大学资格的新移民,令新加坡的人口质素大大提高。

 

香港虽然亦有输入优才计划,但由于政府受到保护主义的压力,制度谨小慎微,繁文缛节太多,真正来港的人才很少,对我们的人口结构产生不了甚么影响。

 

香港若要在这方面不输蚀给新加坡,必须有一个比新加坡更开放、更大胆的输入人才计划。

 

把大学毕业生视作人才,其实也有它的狭隘性,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不是大学毕业生,一个大都会若是缺乏企业家精神,没有人勇于创业,光有大学生也没有用。因此,我认为香港吸纳人才的宽广度,不应以大学生为限。

 

若果我们真是相信自由市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价格机制,凡是有企业肯出一定价钱去聘请的,就可视作为人才。那就可以把考核人才的工作交给企业去做。我相信,考核人才的能力,企业家一定比大学高强。大学只能透过考试去纸上谈兵,企业却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观察人才的表现。况且,企业若是判断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行事一定更为审慎。

 

政府只要订一条界线,譬如年薪五十万以上的职位,就可以让企业往香港以外的地方去招聘。凡企业肯请的就给他一个临时居留权,工作满一定的时间之后,就可以给予永久身份证。

 

有些香港人可能担心,很多好的职位会因此被外人抢去。这个其实不用担心,因为企业是很现实的,凡可以就地取材的,企业都不假外求。香港人若是有才能,不愁企业会偏帮外人。但若是香港人的才能不足,又不给企业外求,那企业就只好迁到别处去经营。在全球化的环境下,香港人是无法逃避外来竞争的。与其把企业赶去外地经营,不如吸引外面的人才来香港与我们一起奋斗,这样香港人会得益更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