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家庭平等关系 |
女性除了在体力上如不男性外,在其它方面皆不比男性逊色。随科技的进步,现时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都不需要靠体力,男女可以公平竞争,女性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已愈来愈多。在经济不景时,有些雇主宁愿请女性也不要男性,以至女性找到工作的机会反比男性为多,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已受到冲击。很明显,男性对这种角色的转移仍很不习惯。有部分男性,自己未有工做,闲在家里也不肯做家务,只懂得打机看电视;妻子回来若有抱怨,就自尊心受损,先发脾气,继而动手,虐妻虐儿,以显示自己仍是一家之主。
很多社工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类难搞的男人,所以很希望社会能逐步接受女外男内的新社会环境,一方面令男性减少社会压力,另一方面希望男性可以专注在家里做家务。然而,男性天生既自私又霸道,要移风易俗并不容易。
我这样说,并非为了替男性解释,要女性继续接受不公平对待。我只是想社会明白,要改变男人本性并不容易,其过程将十分持久,原有的家庭关系可能因此而受到破坏,人类将为此而付出代价。
很多单细胞生物,并无雌雄之分,以细胞分裂作为繁殖的主要方法。这种以复制自己作繁殖的方法有严重的弱点,就是后代单一化,一遇到环境转变,可能整批一起被淘汰。于是生物又发展出另一种繁殖方法,就是与别的细胞结合,进行基因交换,以产生不一样的后代。后代有多样性的好处是:在环境转变时,有较多的机会出现「死剩种」。
生命在进行有性繁殖时,为了自己的基因有较高的延续机会,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一种是为后代多储备养料的策略,另一种是增添自己找到结合对象机会的策略。采取第一种策略的繁殖细胞后来演变成卵子,第二种则变成精子,生物亦由此而分性别。
卵子储存的养料多,存活的机会大,但个体较大,制造成本高,产量少,而且行动迟钝,只能被动地等对手来找她,结合的机会少。但精子只储存基因密码及自身活动所需的养料,故生产成本低,可以大量制造,其中一个找到结合对象,已可令基因延续。此外,精子由于个子小,活动能力强,可以主动地四处去找结合对象,增加自己的结合机会。
由此可见,女性与生俱来就为后代想,不惜放弃四出找对象的机会,也要为后代储存养料,有伟大的天性。另一方面,男性与生俱来就比较自私及霸道,他们的积极性只表现在四处传播基因以排斥竞争对手上;对自己的后代,有时也「阔佬懒理」。
男女以上的本性都是与生俱来,会否因社会环境转变而转变,仍是未知之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