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心中,都有段“倾城之恋”

(2009-04-06 22:10:05)
标签:

房产

分类: 生活感悟:点点滴滴是日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段“倾城之恋”

 每个人心中,都有段“倾城之恋”

平时不爱看电视,但偶尔看到对胃口的电视剧,也会从网上一口气看个底朝天。清明小长假,就把《倾城之恋》慢看加快进的扫了一遍。其实家里有张爱玲的全集,以前也看过同名小说,只是我看东西忘得很快,尤其是小说情节之类的。甚至没有数据记得牢,呵呵,得了职业病了。

 

一部电影《色·戒》,成就了汤唯。这部《倾城之恋》,也将会使陈数人气剧升。电视整体拍的还行,但最出彩的却只有一个:女主角白流苏的扮演者陈数。之前基本上没关注的她,以前看《新上海滩》时,她只一个配角,看过几集,只觉得是个花瓶,演技一般。

 

而此剧中,陈数的演技可谓相当高超,气质介于章子怡和汤唯之间,举手投足,低眉顾盼,动作和眼神把握的很精准,基本上把原著中的白流苏能演活了。至于其演员,张学兵中规中矩,黄觉以前没看过他的戏,这次感觉一般化,个性小生而已。

 

看完电视,又把小说翻了出来,重新看了一遍,其中有几句对白流苏的描写: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磁,现在由磁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上颔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地尖了。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

 

记得很多年前看《围城》,钱钟书对女主角唐晓芙的描写也是寥寥数语,也是如此的恰切和传神。《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生前的最爱,其艺术之圆熟、语言之精美,堪称中国现代爱情小说的经典,也是张迷们最为倾心的作品。 什么样的爱情需要一座城市的颠覆来作为代价?怎样的两个男女才能上演一场“倾城之恋”?张爱玲的小说一向是让人在悲凉中暗自销魂,有人说《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唯一的一部不以悲剧结尾的小说,白流苏与范柳原终归是走到了一起。电视的基本上体现了小说的精髓,包括部分台词就是直接来自原著。

 

记者:你觉得《倾城之恋》是不是一个悲剧?

陈数:我更想将它比喻为一个传奇。这里的“倾城”不是指白流苏有着倾城的美貌,而是成就这段爱情走向婚姻殿堂的契机是一座城市的沦陷。香港沐浴战火让范柳原与白流苏想要抓住生命中最后的稻草,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许这样的结合有些无奈,但是如果心中没有爱,他们不会选择婚姻。张爱玲用一个传奇得令人想不到的“大战争”成全了一段“小爱情”,不好定义这是不是悲剧,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惜现实的因素不允许这样。就像张爱玲说的,他们之间是一场征服的战争,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白流苏只喜欢范柳原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我在演绎这段爱情时觉得有可悲的地方,但是说悲剧过于武断,这只是现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段“倾城之恋”

 

看完电视,胸中不免积了些许块垒,或许,更宜以诗的形式抒发。

 

倾城之恋

 

昨夜,香港下了一场雨,烽火连天,乌云压城

张爱玲说,这是一回爱情的洗礼

冲走所有的猜疑、惶恐、犹豫

以及泪水、流言、叹息

只剩光亮亮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相悦

 

不是每段情缘,都有幸经历死生契阔的升华

不是每颗痴心,都曾经双城之间的起伏沉落

在轰轰烈烈、惊天泣地之外

世间又有多少爱情于渺茫中困顿、彷徨

一如纷扬愁细的清明雨

 

乍暖还寒时分,半醒半梦之间

会不会勾起命中注定的那份春喜秋悲

该忘掉的忘不掉,想记起的记不清

有时候,大人比孩子更容易迷路

 

一场战争,一座倾城

其实,没有血与火的背景

只要两个人,足矣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白流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