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14条猛药”效果如何

(2008-11-07 09:18:16)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态势:懂点政策有好处

上海“14条猛药”效果如何

 

上海终于兴奋地跳将出来,“恶狠狠”地救了一把市。10月22日晚财政部出台救市措施,关于“中央会否救市”的争论划上了句号。让人诧异的是,上海市政府反应极快,连夜出台地方细则,而且比中央救市的涉及面更大,共计14条新政。

 

前段时间南京和杭州先后出台一揽子救市方案后,很多记者曾问我上海何时会行动。我的观点是,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核心城市,其楼市在全国地位显赫,同时也树大招风,政策一有风吹草动,便引来舆论炒作;因此,虽然政府也跟其它城市一样猴急,但行动非常谨慎;只有中央政府明确表态后,才会跟进救市。

 

果不其然,上海早就储备好了政策,而且快被憋坏了,迫不急待到连一个晚上都熬不过去。从政策内容分析,在囊括中央政策的前提下,上海又新增加了几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个人不负担营业税;二是个人转让自用2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个人不负担个人所得税;三是继续加大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力度,重点对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实施改造,“拆、改、留”并举,努力改善旧区居民住房条件。

 

中央的救市政策,以鼓励首次置业者购买一手普通住宅为主,在税费方面优惠力度不大。上海有限制地把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纳入免征范畴,这两项税率较高,优惠力度明显大于中央政策。上海为何这么重视二手房交易的税费减免?去年11月以来,上海二手住房交易量持续超过一手住房,而降低原本要卖家付的营业税和个调税,实质上就是降房价;因为之前,卖家往往将交易税费转嫁给买家,也即提高售价。

 

加大旧区改造力度的直接结果是,创造更多的购房需求,而且是超刚性的;由此可以看出,上海救市的心情更加急迫。2001年后,上海动拆迁面积由前几年的年均400万平米左右,上升至年均600万平米左右,2005-2006两年持续在800万平米以上,从而成为创造需求、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然则有一点需要关注,自从2007年3月《物权法》出台后,各地动拆迁难度显著加大,钉子户问题困扰着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因此上海加大旧城改造的意图,将面临现实的严酷考验。

 

对于上海救市场效果,笔者有两个观点,一个是“不容乐观”。2005年上海楼市曾经历过一波下调,但2006年即止跌回暖,原因是:当时全国楼市整体依然处于上升期,还有国外经济形势乐观。而目前的外部环境彻底逆转:全国楼市整体性低迷,国外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下行已呈定局。因此,短期之内,中央和上海的救市行动,并不能逆转市场下跌的大势。

 

另一个观点是“值得期待”。救市行动可以减缓楼市下跌的速度和缩小下跌的空间,从中长期看,必将促进市场提前回暖。救市如救病人,不救则病情会继续加重,救则能抑制病毒扩散。但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救市之药不是“救心丸”,更是一付中药,会让市场肌体慢慢康复。

 

正由于短期内不可能拯救市场的颓势,所以中央和地方还会有后续的救市计划出台。其实政府早已储备好很多救市的招术,边走边看边干,如果市场继续恶化,一系列“救兵”会陆续现身。从这次中央的举措看,只涉及到普通住宅需求,还是从民生和住房保障立场发文的,未来应会出台与非普通住宅,以及与供应有关土地、销售等有关的利好。

 

至于上海,在这方面可谓经验丰富,历史上曾被证明有效的蓝印户口和抵个调税

还未登场。在楼市低迷期,上海于1998-2003年推出购房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于1994-2002推出购房转户口政策,曾有力地剌激了市场需求。如果到明年市场依然没有起色,则上海很可能重新祭出这两招儿中的一个或全部。

 

救市之路,漫漫兮。房地产市场最黑暗的时点还没到来,然而,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姑娘”不管是明年来,还是后年到,我们都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本文刊发于《租售情报》专栏

解析中国10大楼市之六中国房价 “一哥”,杭州难再坚挺!

上海房价或再跌二成才能触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