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光宇写在2005级房地产专业毕业10周年之际

(2015-07-18 18:24:14)
标签:

华北科技学院

房地产专业

刘光宇

燕郊

分类: 房产
刘光宇写在2005级房地产专业毕业10周年之际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晃已大学毕业10个年头了。如果不是多个朋友约我谈一谈校园时光难忘的经历,我都差点将时间给忘了。从当初完全不知道房地产是个啥到如今已经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我,回忆起来实在有些惭愧,想着自己尚未成熟、成功,不经意间,不要说昔日同学们早就功成名就,连学弟学妹们早已经把我们拍在了沙滩上。
    既然是回忆,我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想用最真诚的语言拾起记忆中最触动内心深处的碎片,希望这些碎片也能勾起每一位同学好友的共鸣。
    那时的懵懂、青涩甚至无知,曾让我们倍感那是一种记忆的痛,虽然现在仍然在苦苦追寻理想中的梦,但实际上现实的残酷早就把我们那份憧憬给击得粉碎,刚刚也和同学分享了一些难忘的经历,有惭愧、有后悔,甚至有错误,但我从来不会抱怨,不管那是什么,那都是我们最真实的过去,也是最纯真的东西。即使有错,只要认识到正确的路,认识到错误远比走在错误的路上要更加有意义。
    热心肠的任旭东同学能牵头组织这次聚会,真的也让我们很欣慰,阔别10年,在这10年里,我相信不少人根本就没说过一句话,更别说见过面。这10年里,正是大家事业飞黄腾达的10年,也是大家变化很大的10年,许多人走到一起如果能分辨出来首先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说实话,在学校里,我有点“不务正业”,没什么后悔的事,唯一后悔的是房地产专业没有太认真去学,因为我是真用得上。即使学了也没有将理论转化到实践中,否则就不会眼巴巴看着房价从当年的1200元到10年后的今天翻十倍变成12000元而无能为力了。那就跟大家说说我个人的情况吧。
    从我毕业那一刻起,我就立志找一份房地产媒体的工作,因为我有房地产专业的系统学习,我有对新闻媒体的崇高的理想和热情。
    房地产专业媒体的工作让我对房地产市场更加了解,而作为媒体人身份的我更是将房地产转化成我笔下的文字,让房地产不再枯燥。偶然的机会,本以为只有明星才有的博客我也尝试着去发表文章,当初只想把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储存到网络中。没有私心,没有目标,有的只是坚持,不成想,有一天新浪的博客编辑把我的文章推荐了,还到了很重要位置,点击量很高。从此,我就更加有劲头写博客了。
    因为我想任何人不会不在乎自己的文章被关注,所以关注点击本身没错。重要的是我能够进得去出得来。享受着博客带给我的畅快淋漓,因为我可以畅所欲言,我可以自由的纵横疆场,结识更多天南海北的朋友。可以说,没有博客不会有那么多人认识我。
    我换过几个工作,做过网络地产媒体、报刊、杂志,但从来没有脱离过地产媒体这个圈子。特别是到了安家传媒集团旗下的《安家》杂志,我更加如鱼得水,因为老板不仅不反对我写博客,反而非常支持,而且还根据我的特长安排更加重要的工作。从去年年初,我也从编辑部转到了新媒体部,全面负责新媒体工作。
    正如我经营自己的博客一样,又轻松又快乐,本来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没有固定的模式,大家都在探索,所以我们每天都能够接受新鲜东西,因此我们还把“玩转新媒体”作为我们部门的口号。
    我是一个多数很乐观的人,所以在工作中即使难免有令人头疼的事,但是一般都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包括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一样,我想谁都难免有头疼的烦心事,但是我不想因为个人的一点事影响大家的心情,更不能传播负能量,我曾经想,大家走到一起就是一份缘。所以,有些不开心的事早就不在意了,只是有时候在意的不是在意本身。我没事的时候去看看话剧、评剧,心中的一切烦恼都会抛之脑后。
    这些年,联系的同学越来越少。时间长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历久弥新,见面的机会少了,偶尔会有网上联系。当然,总有那么三两个知心好友还是经常能够见到面的。时不时的回忆一下学校当年的趣闻乐事。
在我的记忆里,那段时光是凝固的,在我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尽管历经10载至今却历历在目。遥想当年学着中国的新兴产业房地产专业却在校园电视台与康振国等人度过的快乐时光和难忘经历,一股难以禁住的暖流在心中涌荡。
    我的大学生活除了房地产专业的学习外,更多的生活是在校园电视台度过的。或许同学们说起“九楼”(谐音酒楼)的关键词,大家就能想到我们。如果这次聚会能有这样一个环节也很不错,通过关键词特征识别老同学,借鉴河北电视台《明星同乐会》。
    感谢电视台的老师们,感谢给我房地产专业知识启蒙的老师们,他们除了教给我们业务课程,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一同陪伴我们度过欢乐、充实的大学生活。让我们在踏上社会之前有一个实践的过程,为我们的远行保驾护航。
    我更忘不掉的是我的师兄师姐们,是当年他们在北京西站新生接站报道时吸引了我,吸引我进了校园电视台,也或许有了在校园电视台的经历,加上房地产专业的学习,才有了我今天房地产加媒体的工作。
刘光宇写在2005级房地产专业毕业10周年之际
没有房地产专业的合影,就发一张校园电视台的吧
    我还忘不了的是初入陌生的校园,师哥师姐们帮我提东西,引导我找到我的宿舍楼,所以这种传统一直鼓励着我,激励着我把这种精神传给下一届,这种传承是华科精神的代代相传,是正能量的无私传递。忘不了这个美丽的小镇承载着太多的东西,燕郊,一个在我心里扎根的小镇,多年后我都还有着燕郊情结,甚至朋友们还经常半开玩笑地嘲笑我,毕业几年后还要去燕郊理发。殊不知,我真的舍不得这片热土,舍不得这个伴我度过三年的青葱校园。以至于毕业了还总是在网上搜搜有关燕郊的信息,上一上华北科技学院的校园网站。
    不管你如何看待燕郊,也不管你对华科是何等的感情,但有一点我敢肯定,是燕郊的一所大学或者说是最好的大学,让我们相遇了,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牵挂,那就是10年之约,这样的约定也恰恰是我们内心最渴望的真情的流露。
    我相信每个人说起来与华科、与同学的故事来侃侃而谈,三天三夜都聊不完,这里曾是我们活动的大本营,也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是我们最怀念的地方。这里有汗水、欢笑,也有成长的烦恼,还有很多难忘的事,但是就不再一一细说了。我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跟上,把你最难忘的经历与我们分享。
    去年,母校迎来了自己的30岁华诞,也有校友让我回顾最难忘的校园往事,说真的,都是平淡的,但也是最真实的,一个普通华科人对于05房地产毕业班最炽热的感怀。没有感谢,只有祝福!祝愿每个人都能够安康!唯此我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