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义无道?

(2006-10-31 07:01:12)
分类: 生活随感
   晨起,习惯性浏览网上新闻,看到多则劫匪的消息,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人,平安环境下突显坏人坏事不是坏事而还是开放的态度.常说道义有道\而盗亦有道,但下面二则不同的消息却值得深思,它透视了我们的观念差异.
 
之一:深圳:女子遭抢路人电话劝匪劫匪还包被人抓
            2006-09-19 10:20:56 来源: 新华网 
  18日凌晨,一名路人在深圳追匪未果后,拨通被劫匪抢走的受害人手机进行“攻心”,终于劝服劫匪将包归还,并趁机和民警一起将劫匪抓获。
  “抢劫啊……”昨日凌晨0时30分许,一名谢姓女子在深南路与彩田北路立交桥桥洞旁的人行辅道上边喊边跑。开车路过的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元君立即下车追赶,但不见了劫匪身影。李带着谢女士报案,并用手机拨打被劫匪抢走的谢女士手机。李元君告诉记者,他连拨了好几个电话,刚开始劫匪始终不接。他继续打,后来劫匪接了,但没有说话。
  有戏!李元君计上心来,打算对劫匪展开“攻心”战术。他说:“兄弟,我是失主的朋友,大家出来打工,都不容易,我知道你走到这一步应该也有难处。这样吧,手机、钱我们不要了,但希望你把证件、钥匙等放到包里扔到什么地方,我们过去拿。”李元君还佯劝劫匪说,这么晚了,丢包的小姐没有钥匙,家门都进不了,住宾馆的钱都没有,你就好心把钥匙还给她吧。几次通话,“连线”十多分钟,劫匪竟然被说动了,他操着甘肃口音回答说:“好,可以,你半个小时后给我打电话。”昨日凌晨3时左右,李驾车载着民警和谢女士重新回到桥洞附近。他一个人下车,打电话给劫匪,劫匪让他到桥洞下面等。没几分钟,一个小布包被人从桥上扔下。李元君立即捡起包上车,只见一个白色人影往深南路西快速跑去。李元君开车急追,并与民警合力将一男子控制。据警方介绍,该男子供称姓李,19岁,甘肃人,来深圳一个多月没有找到事做,便对谢女士实施抢劫。(卢先兵)
                                      (来源:南方都市报)
 
之二:         抢匪寄还证件和道歉信

       “这孩子抢劫不‘专业’”
   10月20日清晨6时40分,黄姨在陈家祠地铁站出口旁等朋友。据其朋友告诉记者,她从地铁口出来时,黄姨扭头打了个招呼,突然一个穿深色上衣的年轻男子从她侧面窜出来,一把抓住黄姨手中的皮包。黄姨说,“我以前被人抢过两次,那些抢匪一下就把人拉倒在地。可这个抢匪好像根本不敢和我对视,低头只顾抢包。拉了三四次,他使力都不大。”黄姨说。两人拉扯到马路边时,一辆摩托车突然开过来,为避免意外黄姨松手了。年轻的抢匪回头看了她一眼,跳上了摩托车跑了。黄姨追他们不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抢匪朝中山七路方向逃去。“严格地讲,这孩子不像个‘专业’的抢劫犯。”采访中,黄姨一直亲切地称这名年轻抢匪为“这孩子”。
         抢匪致歉还证件
   黄姨的手机、钱包、老年人优待证都在被抢走的包里。怀着侥幸心理,她用朋友的手机给自己的手机发了个短信:“希望你能把证件还给我,我会酬谢你。”4个小时后,黄姨的侄女接到了用黄姨手机打来的电话,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我是早上抢包的人,把地址和邮编给我,我把证件寄过来。”黄姨的侄女说,一听说他抢了姨妈的包,就很气愤骂了他,也根本不相信他会寄回证件。但黄姨听说此事后却一直相信年轻男子一定会寄回证件。 3天后,黄姨才去补办了证件。没想到此时,黄姨收到了这名年轻男子寄来的信。记者看到,信封内,黄姨的证件被保存得很好,但信封上只有收件人的地址和邮编,没有寄件人的任何信息。从信封上可以看到,这封信是黄姨被抢的第二天从芳村大道西邮局寄出的。更令黄姨没想到的是,证件中还夹着一封道歉信。信中还说,他是背着同伙悄悄做这些事的。
    被抢者欲面谈挽救年轻抢匪
   这让黄姨一直为“这孩子”担上了心,怕他的同伙知道了会打他,甚至为此犹豫了好久到底应不应该向本报报料。“那些人(抢匪同伙)应该不会看报纸的,我只希望这孩子看到报纸能认真想想,走出歧途”。 “这孩子良心没有泯灭,为了一个被他抢的人,他认真地查邮编贴邮票寄回证件还道歉,真的难能可贵。”黄姨告诉记者,想和“这孩子”见面,以妈妈的身份和他好好谈谈,“我坚信我能挽救他!”但黄姨也说,她也担心“这孩子”长期在那样的环境下,最后会连“50岁以上的人不抢”这点良知都会泯灭。
    抢劫者的致歉信
   我不知道您已经超过50岁,我看上去超过50岁的人我都不会抢的,您是第一个,因此我只能说对不起了。您发的短信,我和拍档都看到了,不过他一看到就把卡丢掉,另外一张电话卡是洗包时发现的,我偷了拿出来,给您女儿(编者注:应为“侄女”)打电话想要个邮政号码,把证件寄回去给您。谁知她不说,还叫我去派出所。银行卡您挂失再办吧,我把这几张作用大一点给您寄回去,以上是我个人做的,给我拍档知道肯定挨骂了。其实我本人很不想做这行,觉得是这个社会逼出来的。你说的酬谢,那不必了
 
 
  上述消息值得思考.我们到底要告诉人们不能做坏事,还是不能改邪归正?倡导天下没有真诚还是强调贼无论如何就是死路一条?传达欺骗包括合理名义下的欺骗的天然合理性还是良心应当感化发现?推动盗亦无道的恶性发展还是人亦无道的现实面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学死了?
后一篇:守成与创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