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按照习惯早起计划一天工作,电视中江苏卫视正在播送每天清晨的演讲栏目,美术大师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正在讲授中日文化,她谈到自己画风的转变,用线条表现自己感受到的艺术,于是包括张大千等名家都来劝解,主题是傅抱石是学不完的,不要别出新栽.但她坚定相信,艺术是要表达自己灵魂感受,离父亲更远才更接近父亲.
心有戚戚焉.艺术不是技巧守则的重复,对于名望而言,遵守大师要求或墨守成规是有益的,但不是最终出路.大师就是创造,不理解大师或前人创造的心灵而一成不变的就是空洞.一切的根本在于自己时代的自我心境的理解创造.艺术表达只有切近心灵的感受才是有价值的.
我手写我心是艺术境界的要求.在心灵颤动的艺术表达中,未必一定就达到多高的境界,却是鲜活的个人表达,如傅益瑶所感受的,反而离艺术规律更近,因为无论无名鼠辈还是名家大师,在艺术终结上都是要趋近艺术真理的.技巧是心灵表达的高低程度,而不是决定艺术的根本要素.我们看到太多亦步亦趋的守则者,看到太多以规范自居却没有生机的创作,看到太多把技巧规则炫耀作为自己无能却挑剔他人的议论,但结果是工匠自满自得,而生趣消失殆尽.
归结起来,艺术是创造的天地,有稀有的得道者,也有众多的守成者,由此突出了得道者的个性创造,而个性是超越规则的动力;艺术是生活感受的提升,有拘泥于生活的,有超越于生活者,但生活是感受的起点;艺术是灵动的,有心灵跃动的感悟,有津津乐道的重复,于是有了末流的守旧和新鲜的造就,但最不可取的是没有自己心灵的触动;艺术是多样形态的,有别具一格的,有谨小慎微的,所以有了死板和鲜活的差别,但死定的是拿着形式规则教条追杀异端.
总之,艺术是内容新鲜的创造,艺术是个性闪耀的升华,艺术是心灵跃动的精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