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1/large/48f26e13jw1fbdddgau69j20jg06ajrw.jpg吉祥年
“饽饽”这是老北京话,有人说饽饽是满语,是满族人对面食的统称,实际上蒙古族也这么叫,早在元朝,北京城就有”饽饽“这个词儿,因为元朝是蒙古族统治,元世祖忽必烈改金中都为元大都,北京市面上就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的点心,到了清朝,满族皇帝入关,又有了“满洲饽饽”,当时的老百姓私下里统称为鞑子饽饽!
http://ww2/large/48f26e13jw1fbdddnnlb5j20az0eywgu.jpg吉祥年
老北京人,尤其是旗人,不光管点心叫饽饽,大部分面食都叫饽饽,烙的面墩儿叫硬面饽饽,也叫墩儿饽饽,馒头叫饽饽,枣馒头叫枣儿饽饽,馅儿馒头叫馅儿饽饽,甚至连饺子,都叫煮饽饽!“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北京人爱吃饺子,所以过去有句老话儿,形容一个人不高兴“见着煮饽饽都不乐”!不过现在您要是问年轻人吃不吃煮饽饽,八成儿恐怕都不懂!
http://ww4/large/48f26e13jw1fbdde728ppj20dw0dwgp0.jpg吉祥年
由于饽饽是满族人的主要食品,因此种类十分繁多,各有风味,另外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更是各具特色!所以老北京人串门,尤其是拜年,除了拿点儿茶叶、水果、酒水之外,还要再提两个饽饽匣子,要是少了,那就是缺了礼数。尤其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姑爷一定要给老丈人、老丈母娘送上这饽饽匣子,一件还不行,得是两件,寓意好事成双。饽饽匣子里的糕点品种越丰富,代表情谊越厚重。
http://ww4/large/48f26e13jw1fbddefzh66j20jg0t6dqx.jpg吉祥年
今年,北京稻香村为了进一步丰富年货产品的文化内涵,对老北京旧时糕点、年俗礼盒再次进行了整理和挖掘,恢复了老北京传统的“饽饽匣子”。
http://ww4/large/48f26e13jw1fbddesd805g206y03xx6p.gif吉祥年
2.3kg超大容量双层抽拉式礼盒的“饽饽匣子”内配糕点更为丰富。
http://ww3/large/48f26e13jw1fbddezqlc6g208c04pu0x.gif吉祥年
中包括往年春节在门店频频断货的枣花酥、鲜花玫瑰饼、椒盐饼等,除了这些热销的点心,“饽饽匣子”里还添进了吧啦饼、麻香饽饽、茯苓福饼等日常在门店几乎买不到的传统点心。
http://ww2/large/48f26e13jw1fbddtb3r8kj20fk1ygagc.jpg吉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