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各种问题的指征:
1、遭遇中年危机
2、增长的极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微软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为36%,但2005财年的增长幅度则下滑到了8%。对于像微软这种规模的公司而言,这很正常,但这是微软的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首次下滑为1位数。和增长曲线一样,2001年微软的股票下跌了40%,近几年来,微软股价一直停滞不前,保持在相同的水平。
除了软件收入之外,微软当然想开拓网络服务的新领地,但是市场并不认同。今年5月1日,微软宣布2007财年的网络业务将增加20亿美元到25亿美元的支出,受此消息影响,微软股价上周五下跌10%以上,市值缩水了320多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此举主要是为了“防御”。专门研究微软的分析师马特·罗塞夫(Matt Rosoff)表示:“微软在MSN和网络服务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但能否获得回报仍然有待证明。”
当增长已经达到极限,如果要维持一个公司的利润水平和股票价格,只有压缩开支规模。这是一个经营管理的简单公理,微软当然也不能例外。当微软发展到这个阶段,身上的光环也将消失,泯然众公司矣。
3、激情已经不在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对微软来说是至理名言。微软公司曾经是高科技产业精英梦寐以求的雇主。微软一直实行人才垄断战略,用高薪招聘最好的人才,囤积起来,也不给竞争对手使用,但最近它的一些重要员工却连连跳槽到Google和其它公司。员工的不满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增长的极限使得股价停滞不前,员工获得的股票期权一文不值,公司必须以现金支付员工的增长的薪酬和福利,但是压缩开支的要求,需要削减员工的薪酬和福利(或者停滞不前),这当然不得人心;其次,公司官僚主义的泛滥使得有创造力的员工感到窒息、感到失落;再次,一些员工还认为微软的决策层都是视窗体系出身的人,过于重视保护PC业务,而忽视了在Web领域的竞争。微软在过去是个朝气蓬勃的公司,但是现在却缺乏激情。只有激情才是创造的源泉。
4、竞争规则的改变
微软有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进入了手机、视频游戏和服务器软件等市场,当然还有互联网服务市场。鲍尔默说:“我们占领了台式机市场,占领了服务器市场,我们还必将占领Web市场。”这当然意味着微软需要在三条战线上作战,但是这犯了兵家的大忌。
微软的竞争对手并非只有Google和雅虎,多家或大或小的互联网服务公司都可能成为该公司潜在的敌人。以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见长的Salesforce.com是微软较大的竞争对手,而提供网络文字处理和电子邮件应用的Writely和gOffice则是小公司的代表。这些小公司提供基于网络服务的产品更便于用户使用,而且成本更低甚至免费。随着这类产品的普及,微软Windows和Office的重要性将被进一步削弱。在互联网服务市场,MSN服务却一直未能实现盈利,这一局面短期内很难有所改观。还有开源软件Linux,现在已经是服务器系统软件的首选。当然现在微软继续控制桌面,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微软每年获得的利润高达数十亿美元。
现在微软的大的竞争对手,和当年的网景公司已经不同,他们都会使用免费的手段,而且比微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们的商业模式不是微软轻易可以控制的,比如,Google的广告收入就是例子。甚至提供网络文字处理的小公司Writely也会是微软的恶梦,因为它会破坏微软最大的利润来源Office的市场份额。总之,微软已经是一家老的软件公司,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新规则理解并不深刻,对现在风风火火的各种“2.0”更是一头雾水。它需要对互联网规则有战略高度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