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浪网报道 “史上最牛女秘书”事件又有了新的发展,事件的始作俑者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终于离职走人。在此之前另一位当事人瑞贝卡(秘书的英文名)无奈地告诉说:“这件事传得太广,我都找不到工作了。” 网上有关“最牛女秘书”的评论已经深入到文化冲突的研究。
其实,对于这个事件,我早就估计到事件中的主角都是输家。瑞贝卡虽然“爽”了一把,有70%的网友支持她,但是恐怕她在外企的圈子里已经无法混下去,因为她违反了外企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正像一个名誉不好的姑娘,出嫁的时候至少选一个500里之外的婆家,瑞贝卡以后只能在国有企业就业或远走他国了。陆纯初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这样的事情,把自己的东家搞的如此狼狈,说明他的职业素养比较差,被东家解职(好听的说法为离职)那是一定,而且会影响以后的职业发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还不如当时叫开锁公司服务,顺便说一下,北京的开锁公司服务很好,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到位,收费也不贵,而且在公安局备案。EMC公司当然是更大的输家,无缘无故,出来一个天大的负面新闻,会被竞争对手唠叨10年以上,同时该事件一定被作为经典案例写入MBA教材,以用来警示那些刚入行的秘书。这个事件也把新加坡顺便捎带进去,本来新加坡人在中国人印象中温文尔雅,不料出了一个陆纯初,一下子破坏了新加坡人的美好形象。
事件的受益者是谁?当然是旁观的女秘书。这个事件为秘书们出了一口大气,通过事件的教训,老板们以后至少对女秘书们客气三分,而且严重地改善了女秘书的职业环境。所以我认为,如果瑞贝卡真的找不到工作,外企的女秘书们应该发起定向的慈善捐款运动,以弥补瑞贝卡“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万人”的精神。至于网上的这些“哄客”没有什么直接的收益,只不过看看热闹罢了。
我一直在教《管理沟通》这门课程,看到这个事件如获至宝,这不就是沟通不畅所导致的吗?特别是现在外企中,主要使用电子邮件作为沟通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特点、机会和危险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未必知道。下面是比尔·盖茨回答别人有关电子邮件作为沟通工具的特点:
“E-mail is a unique communication vehicle for a lot of reasons. However E-mail is
There are people who I have corresponded with for months before actually meeting them—people at work and otherwise. If someone isn’t saying something of interest it’s easier to not respond to their mail than it is not to answer the phone. In fact I give out my phone number to almost no one but my e-mail address is known very broadly. I am the only person who reads my email so no one has to worry about embarrassing themselves or going people when they send a message. Our email is completely secure….
附:邮件原文
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 (英文版)
瑞贝卡女秘书的回信
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