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客户给任何一个企业带来的风险都是一样的,包括财务风险、信誉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可以分几个种类:业务风险、失误风险、管理风险,还有恶意、陷阱风险,有的客户设陷阱让你往下跳。我们曾经接触过一家国内衬衫企业,收到一个来自国外的大额订单——30万件衬衫,衬衫的规格又大又胖,中国人穿不了,客户按照惯例支付了30%的定金。但是企业生产完成以后,没有人来领衬衫,这些衬衫在中国又卖不掉,怎么办?两个月以后,另外一个外商来洽谈,愿意购买这批积压衬衫,但是对不起,价格要降到原来的一半,为了减少损失,只好卖给他了。这可能就是典型“双簧陷阱”,先来的和后到的是哥俩串通起来的。当然企业需要首先有分辩这种陷阱风险的能力。我们重点分析客户带来的正常业务风险。
首先从获利能力和服务成本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如果客户当前的获利能力高,对他的服务成本低,这类的客户是最好的,作为重点客户;如果对他的服务成本高,获利能力又低,当然是最差的客户,需要淘汰;需要特别获利能力高、服务成本也高的客户,他们很容易被误认为重点客户。也可以从客户当前盈利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进行分类,分析方法同上。比如,金融企业对IT企业来说就是最佳客户,长期的盈利能力和短期的盈利都没有风险。客户的支付能力和客户的品质也是两个分析的维度,把客户分为四类:一是高品质同时支付能力高的客户,客户既守信用,企业的盈利也没有问题,风险最低的客户。对他们的销售方案重点是情境销售,推出适合于他的情境的产品。但是对这样客户的争夺可能比较激烈,从这类客户获得的利润反而比较低。二是品质高,支付能力低的客户,这类客户肯定不赖帐,但是现在没有钱,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这样的客户风险比较低,但是容易产生比较高的帐零,最好是及时结帐,如果利润比较高,可以作为远期培养。还有品质差、支付能力高的客户,这样的人是有钱也不还你,所以合同签订需要非常严格,做好司法诉讼的准备。对于品质差、财务能力也不高的客户,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前一篇:客户关系的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