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哪来那么多的接待费
(2014-05-29 22:59:34)分类: 时评 |
一个贫困村的村委会,短短3年多用掉150余万元“接待费”,平均每天超过1100元,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部委公务接待费的水平。此事发生在云南省祥云县大营村,直到原村委会主任苏光进等村官窝案被查处才告停止。(新华社5月29日)
每天花掉1100元接待费是个什么概念?大营村是祥云县最偏僻、最贫困的村子,该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仅1041元。换言之,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够该村一天的接待费。
原村委会主任苏光进主政期间,大营村公款开销账目之混乱令人叹为观止,成千上万的接待费都被做成了糊涂账,什么“接待各部委办局”、“协调项目开支”……只要苏光进大笔一挥,这些说不清用途的钱就人间蒸发了。
新华社的报道称,“村官窝案暴露村级财务黑洞”。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不少乡村,村官即是一村之“土皇帝”,无论大事小情,皆由村官说了算,村官挥霍集体资产很少受到监督,所谓村级财务,也就是村官的一支笔而已。许多村官贪腐案例,均与“村级财务黑洞”有关。
乱花钱的前提是有钱花。一个人均年收入刚刚过千元的贫困村,哪来多么多的接待费?新闻中透露,大营村的上级祥云县禾甸镇,一年下来接待费也就几万元。因此,在追查钱是怎么花掉的之外,还需追问钱是怎么来的。
大营村很穷,但穷的是村民,作为基层组织的村委会并不穷,每年可获得各级党政机关拨付的补助和专项资金数百万元。这些资金本应用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都变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接待费。有知情人士说:“苏光进擅长跑项目,跑项目当然需要成本,靠大营村的集体收入是不够的,有些项目资金就成了跑项目的成本。”
至此,大致可以梳理出一条脉络:大营村花费巨额接待费去跑项目,跑来了各种补助和专项资金,这些补助和专项资金中的一部分,又为下一步跑项目提供了充足的“接待费”,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就出现了某种荒诞的景致:一个贫困村始终脱不了贫,接待费用却远超乡镇,甚至直追国家部委的公务接待水平。
这就在“村级财务黑洞”之外,暴露出另一个“黑洞”,即“扶贫资金监管黑洞”。理论上说,无论上级财政拨付的补助,还是村里自己“跑”来的专项资金,都应专款专用,用于改善村民生活,或发展乡村经济,但现实中,许多扶贫资金都是重划拨不重监管,对资金流向和项目完成情况更是不闻不问,这就使得个别利欲熏心的村官有机可乘,视扶贫资金为可以分而食之的唐僧肉。
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各种扶贫资金充分惠及需要帮助的村民,必须加强对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监管。一些有明确用途的扶贫资金,如种粮补贴、危房改造补贴等,应直接拨付到村民手中,防止村官截留挪用、雁过拔毛;而一些需要统筹使用的专项资金,则应强化预算和审计,重点扶贫项目必须纳入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年度重点督查事项。此外,村民对村官的监督不可或缺,村委会的账本必须事无巨细公开透明,每一分钱的开销都应明明白白。
大营村村官窝案被查处,揪出了几名贪腐村官,但贪腐的未必只有村官。从新闻中看,150余万元巨额接待费用中,有不少被村干部以各种名义私吞,可也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跑项目”——因此,问题虽出在村里,根子有可能在“上面”,这也需要好好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