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过之后只剩下几根毛

(2013-03-13 02:30:58)
标签:

深圳

井冈山

捐资助学

剪径

慈善公信

分类: 时评

人们经常把那种中间人占小便宜的行为称之为“雁过拔毛”,但再怎么拔毛,身子总得给人留下。近日的一则新闻令人大开眼界:雁过之后,只剩下几根毛了。

 

《深圳晚报》12日报道,深圳的陈女士自1993年开始,通过“手拉手”助学活动,一对一资助江山井冈山地区一名贫困小学生,每年资助400元,连续资助了4年。后来这个名叫陈小喜的孩子到广东打工,与陈女子见面聊天时,孩子说“谢谢阿姨提供的40元生活费”。捐助人顿感惊讶,她前前后后寄给孩子的钱至少孩子拿到手的40倍!而且写给孩子的信也从未被收到。与陈小喜有相同遭遇的,还有他的几名同学。

 

1600元变成了40元,这不是雁过拔毛,而是形同抢劫。古时强盗剪径,一般都要给被劫者留点儿回家的路费,与此相差仿佛。

 

被拔了几根毛虽然有点痛,但扑腾几下翅膀还是能够飞起来的。而“遭劫”之后,自小学习成绩优秀的陈小喜因家庭贫穷不得不辍学,成为一名匍匐在地的打工仔。捐助人陈女士说,小喜当年上高中家里就差100块钱学费,“如果他当时能收到我的捐款的话,他的命运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捐助人写给孩子的信全都下落不明,足见这是中间人在“两头骗”,担心丑事露馅。无论是现金还是信件,陈女士都是直接寄到学校的,因此学校自然难逃干系。不过涉事学校校长另有说辞:400元钱只收到过一次,分5年10个学期、每个学期40元发放到学生手中。而当地教育部门的说法是,钱是收到了,但主要用来支付陈小喜的学费。

 

这些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解释自然难以服众。当地已经成立了调查组核实此事,然而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陈女士的汇款回执早已遗失,调查取证相当困难,此事很有可能变成一桩无头公案。

 

陈小喜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学校上课,一切从头再来,这件事对他而言只能是心中难以抹去的痛楚记忆,纵然有什么调查结果,也是于事无补。捐助人陈女士说,“经历过这件事情后,不会放弃做慈善,但今后将更多参与亲力亲为的项目”。话虽大度,也难掩失望之情。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包括“一对一”在内,任何形式的慈善活动,若无信息的公开透明,“两头骗”的事情就难以避免。论理,类似于“手拉手”这样的捐资助学活动,是不该发生这么大的跑冒滴漏的,多数人倾向于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善款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但只要存在中间环节,“一对一”就不那么可靠,某些人的贪欲已经跌破了人性的底线,只要有雁过,早就不满足于拔几根毛了。

 

出于对中间环节的不信任,如今很多人做慈善更多地选择“亲力亲为”,亲自把善款送到被助者手中。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于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而言,并非长久之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慈善体系,还是得有专业的慈善机构来运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一些慈善机构,包括一些组织慈善活动的政府部门,实在难以让人放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和手机还未普及,长途电话也不是人人都能随便打的,人们的长距离信息沟通主要依靠信件往来,发生“雁过被拔得只剩几根毛”这样的事情还可以归罪于人性的弱点。时至今日,慈善信息的公开透明已然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然而慈善公信力依然如此脆弱,这就只能从制度上寻找原因。制度再不跟上,只怕下一次雁过时毛都不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