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机构的名称为何如此冗长

(2013-03-12 01:14:23)
标签:

国家

新闻出版

广播电影电视

总局

六部

分类: 时评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称,政府机构的名字要起得科学,现在把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两个部门合并了,根据功能要想出一个相符的名字,“没一个国家把(政府机构)名字拉出14个字来,如果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少个字啊?”(《新京报》3月11日)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对此亦有同感。他认为这个机构的名字需要进一步考虑,“要有点儿科学、有点儿智慧、有点儿概括能力,还要有点儿国际意识,别老让人家笑话。”


作为一个政府机构名称,“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实显得冗长。如果考虑到“国际意识”,完整的表达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作成政府机构大门前的牌子,至少得有两层楼那么高吧。


这么长的一个机构名称,怎么简称呢?网友们开始吐槽了:有人说可以叫“新版广电总局”,还有人说叫“家电总局”……这些当然都是不靠谱的调侃,但从中亦可略窥民意,那就是政府机构的名称应该简短、易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叠床架屋。过去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名称就一个字,也没见因此就天下大乱。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个新组建的机构,整合了原来两个机构的职能,管的事儿比从前多了,但是否有必要把所有职能都写进名称里?如果沿袭这个思路,将来进一步改革,有新的职能整合进这个机构,14个字肯定不够用,名称只会越来越长。


任何一个政府机构,都很难从名称上囊括该机构的全部职能。就像一件商品,名称肯定是高度概括的,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既可以打电话,还可以上网、拍照、录音、录像……但这些功能只会写在说明书里,而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款手机的名称上,否则就显得既弱智又没品。


国务院新组建的这个机构,有人大代表建议叫“国家传媒总局”,虽然未必精准,但综合看起来也要比“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好得多,名称既响亮又简洁,职能概括基本到位。


邬书林引用“老祖宗的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建议一定要给新机构取一个科学的名称。我觉得弄出14个字的名称,倒不是“名不正”的问题,恰恰相反,是过于看重“正名”了,一定要面面俱到——原来两个机构的职能,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在新机构的名称中一个都不能少,大家平起平坐,就差“排名不分先后”了。


将两个部门的名称简单叠加在一起,组合成一个长达14字的新机构名称,肯定不是“取名”的上策。然而国家部委的名称肯定不会是随便起的,想必经过了周密和慎重的考量。或许只能这样解释:原来的机构虽然被撤并,但在新机构的名称中,至少还要让人看到原机构的影子,不能让原机构的人觉得在新机构中不受重视,哪方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这样一来名称自然没法不长。


一个政府机构取什么样的名称,字数是长是短,当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若取一个名称也搞得这么顾虑重重、锱铢必较,以至于名称过于繁琐冗长,则不免让人担心:名称都不肯精简,机构又如何精简?又怎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