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卫的生殖器与官员的高雅癖

(2012-07-11 02:42: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国家博物馆展出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像,央视播出相关新闻时一度在大卫的生殖器部位打上了马赛克,这事儿成了网上热点。多数网友嘲笑央视没文化,亵渎经典艺术作品,闹出了国际笑话。也有部分网友觉得央视做得对,央视的观众里有不少小盆友,特别是小女盆友,看见大卫的生殖器难免不雅。
    给大卫的生殖器打上了马赛克,的确很搞笑。但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自然要争当反三俗的楷模,此其一。其二是,我们的电影电视没有分级制度,因此央视在审查节目时,就面临一个事关政治正确的问题:必须把低俗的内容去掉或遮挡住。在官方的评价体系中,生殖器这个东西出现在电视画面上很低俗,哪怕是大卫的生殖器,因此要打上马赛克。这里的潜台词是,不能让生殖器这种“不洁”之物污染了一颗颗纯洁、高雅的心灵。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高雅,但总免不了要干些低俗的事情,所以问题就很复杂。其实不是问题复杂,而是人性复杂。人这个物种,天生就既有高雅的一面,也有低俗的一面,有些人高雅的成分多一些,有些人低俗的成分多一些,更多的人则是有时候高雅,有时候低俗……电影电视里免不了有些在官方看起来很低俗的东西,而要面对如此复杂的人性,就不可能有简单的处理方法,所以要搞分级。
    电影电视分级的好处是,让追求高雅的人看高雅的东西,让喜欢低俗的人看低俗的东西,或者一个人可以在情趣高雅的时候看高雅的东西,在情趣不怎么高雅的时候看低俗的东西。站在把自个儿当成家长的社会管理者的角度,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可爱的小盆友们过早接触低俗的东西,以免戕害他们幼小和纯洁的心灵。这种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办法,为什么至今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官方在道德建设上患上了一种“高雅癖”,而且天真地以为,只要人们接触高雅的东西,就会变得高雅,只要人们看不见低俗的东西,就会与低俗绝缘。所以不能有低俗,只能有高雅。而一旦搞分级,就意味着既有高雅又有低俗,而无知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选择低俗。殊不知这世上根本就不可能有绝对高雅的人,一个人无论如何修炼,都不可能断掉七情六欲。要想追求绝对高雅,除非在出生的时候,一刀把小鸡鸡剁掉,但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繁衍就很成问题。当然现在科学昌明,没有了小鸡鸡未必不能生育后代,可你只要想一想就会觉得很可怕——没有小鸡鸡的人类将是一个多么无趣的物种。
     历史上追求绝对高雅的国家和时代不是没有,但最终结果都是事与愿违。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女人只能穿裙子而不能穿裤子,甚至连桌子腿都要用布包起来,以免有人看见了会产生低俗的想法,而维多利亚时代恰恰是英国色情文学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中国的文革年代,对“低俗”的防范有过之而无及,从着装上看全民都没了性征,如果哪个女人胆敢长得漂亮一点,或鼓气勇气抹点口红,就会被认为是骚货或破鞋。可结果怎么样呢?文革十年民间大量流传低俗得不能再低俗的手抄小说。这就是追求绝对高雅的结果——官方假正经,必须导致民众“不正经”。或者说,这种“不正经”是对假正经的反击。
    现在我们又处在一个官方提倡的道德观念相当高雅的时代,比如禁止中学生早恋,未成年人上网要搞“绿坝”,高喊贞操是送给婆家最好的礼物。然后,音像店里最好卖的都是黄片,互联网上肉弹横飞,满大街都是少女意外怀孕救助的医疗广告。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我们的电影电视据说有很严格的审查制度,很多低俗的内容在与看到性器官就想到上床的人民见面之前都被过滤掉了,可这些低俗的内容之所以被认定为低俗,肯定是有人先看过了,总不至于闭着眼睛说哪部片子很低俗。按照官方的逻辑,看到低俗的内容会让人变得低俗,那些负责审片的官员岂不是时刻处在人性堕落的危险之中?当然审片的官员可以说:我们是天生的情趣高雅者,我们哪怕看到再色情的画面,小鸡鸡也不会变硬。对于这种反人性的、无能的、无趣的物种,我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