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开年新闻热词当数“维修性拆除”,事起北京梁林故居被夷为平地。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群情激愤是难免的,官方总要出面作些说明。据《新京报》报道,2月7日下午,北京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组织召开会议,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就梁林故居被拆一事接受政协委员们质询。孔局长当场作了三点说明:一,华润集团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所谓“维修性拆除”是辩解,根本不成立;二,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被拆除一事,相关当事人被“依法问责”;三,已责令建设单位按梁林故居原状进行恢复。
新闻中说,孔局长一番慷慨陈辞之后,“委员们备受感动,纷纷抢话筒就文物保护提出各种建议”。看样子大家对这个说明很满意,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了。
听了孔局长的三点说明,笔者倒是还有两点疑问,想请孔局长继续作出解释。
第一,“维修性拆除”这个匪夷所思的词儿,究竟是谁说的?依着孔局长的意思,这是开发商的自我辩解。可根据早先的新闻,“维修性拆除”出自北京东城区文委向市文物局递交的一份事故调查原因。按照通常的逻辑,这是一份官方调查结论,因而公众很自然地将“维修性拆除”理解为这是官方在为开发商的违规行为辩解,批判矛头也一致指向文物保护部门而非开发商。可这会儿到了孔局长嘴里,“维修性拆除”就成了开发商的一面之词,与文保部门无关,这就令人很困惑。
第二,被“依法问责”的相关当事人都有谁?包不包括文保部门负责人?梁林故居被拆,开发商固然罪责难逃,文保部门也难辞其咎,可从孔局长的说明里,我们似乎没看到文保部门有承担责任的意思,到现在为止连一声道歉也没有,仅仅是一句“不知情”。梁林故居被拆一事虽于春节后才被媒体曝光,但拆除行为实际发生在去年10月,事发两三个月,文物部门竟然毫无知觉,实在让人不知说什么好。梁林故居2009年因有可能被拆除而引起举国关注,此后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被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登录项目。这样一处曾经引发强烈舆论反响的万众瞩目的文物,依常理北京市文物部门应当倍加呵护,现在就在自家眼皮子底下说没就没了,难道是一句“不知情”就可以搪塞过去的吗?难道相关负责人不应该被“依法问责”吗?
孔局长声称已责令建设单位按梁林故居原状进行恢复,这意思好像是说,梁林故居被拆没什么大不了的,按原样再建一个就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林徽因女士生前曾说:“把古董给拆了,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因此笔者建议,与其复建梁林故居,倒不如在废墟上立一块碑,上书“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遗址”,写明何年何月何日因何被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次伤痛,这比重建一个假古董或许更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