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泉奶粉下架为何不广而告之

(2012-02-15 01:27:17)
标签:

云南

蝶泉

婴幼儿奶粉

下架

转奶

质量问题

秘而不宣

知情权

杂谈

分类: 时评

    近日有读者向春城晚报记者反映,最近几天,临沧市所有超市和商店的蝶泉婴幼儿奶粉全部下架了,下架原因却不清楚。记者随后在昆明各大超市采访时也得知,蝶泉婴幼儿奶粉确实于近日全部下架,且不再销售。相关生产企业回复称,蝶泉婴幼儿奶粉全部下架跟产品质量没有关系,由于奶粉行业竞争激烈、受洋奶粉冲击、亏损严重等原因,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结构,暂停婴幼儿奶粉的生产,并采取全部产品下架措施。
    蝶泉婴幼儿奶粉于2008年10月高调上市,彼时正值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国内奶制品行业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国产婴幼儿奶粉,几乎人人谈之色变。蝶泉选择在这个当口上推出婴幼儿奶粉,可谓“逆市而上”,显示出过人的胆略,被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危机中看到机会”,人们甚至希望它能够重塑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品牌形象。未料才三年多的时间,蝶泉婴幼儿奶粉就全部下架了,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看来,“逆市而上”的蝶泉终究未能敌得过三鹿事件所造成的恶劣而强大的冲击波。
    企业出于调整生产结构的考虑,当然有权利决定某种商品下架乃至停产,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此中的困惑在于,调整生产结构是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为什么蝶泉方面在婴幼儿奶粉下架之前没有广而告之?前些日子一些市民发现超市或商店里的蝶泉婴幼儿奶粉下架了,销售人员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有说暂时缺货的,有说厂家机器坏了的,还有说是接到厂家通知要求下架收回的……莫衷一是。
    婴幼儿奶粉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其供货信息对消费者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某种婴幼儿奶粉下架,意味着此前食用这种奶粉的婴幼儿需要“转奶”,而婴幼儿的肠胃很脆弱,对新奶粉的适应有一个过程,一般是一到两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旧奶粉、新奶粉搭配食用。如果贸然停用某种奶粉,有可能造成婴幼儿肠胃不适,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婴幼儿奶粉下架,理应提前告知消费者,让家长们有所准备。像现在这样“不宣而下”,就会弄得一些家长不知所措。
    此外,没有告知下架原因,很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质量出了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某种商品因质量问题而下架,就会面临退货甚至索赔,商家有可能因此承担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蝶泉婴幼儿奶粉下架“秘而不宣”,人们就会猜想:是不是出于回避责任的考虑?
    我们可以理解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而调整生产结构的做法,我们也不强求蝶泉在国内奶制品市场一片风声鹤唳时依靠惨淡经营独撑民族品牌大旗,但停止生产和销售婴幼儿奶粉这样一种特殊商品,相关企业应事先尽到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责任。然而直到2月14日,有媒体报道下架信息之后,蝶泉公司才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关于蝶泉婴幼儿奶粉经营业务调整的说明》。这则说明简而言之有三点意思:一是近年来洋奶粉大举进攻,国产婴幼儿奶粉在举步维艰;二是蝶泉婴幼儿奶粉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亏损严重;二是蝶泉公司将集中精力发展液态奶等成熟业务以提高经营绩效——每一点都是站在企业自身的立场说话,仿佛下架行为对消费者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既不需要事先告之,也不需要表达歉意。
    今日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洋品牌三分天下有其二,这种局面,无论是国内奶制品行业,还是囊中尚且羞涩的国民,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奶牛不如外国的奶牛品种好?还是我们的牧草不如外国长得肥?抑或是我们的技术不如外国先进?都不是。国内奶企缺少的,可能仅仅是一点责任心——有没有真正将消费者视为“上帝”?一举一动有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感受?
    现在消费者最担心的,恐怕还是蝶泉婴幼儿奶粉究竟有没有质量问题。昨日云南电视台报道称,有蝶泉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蝶泉婴幼儿奶粉下架,是前一段时间公司发现问题后主动全部召回的,“问题”是“公司充氮设备故障,导致部分产品充氮不足,会有颗粒这种东西”,还会影响保质期。当然,公司负责人很快予以否认,称充氮不足的产品确实有一些,但这些产品没出厂,发现问题后就内部消化处理了。从这两种出自同一公司而相互矛盾的说法看来,下架的产品很难说“干净”。常识而言,企业总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如果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即便决定停产,也没必要急着将奶粉全部下架,多卖一袋就能多赚一袋的钱,何乐而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