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伤害动物为生的残忍企业也能上市吗?”2月6日,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谋求创业板上市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仅是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很多网友均表示,应坚决抵制归真堂登陆资本市场。有网友甚至在微博上张贴了一张黑熊流泪的漫画,并以黑熊的口吻质问:“归真堂你没胆吗?为什么要用我的胆上市!”(《北京晨报》2月7日)
网友之所以抵制归真堂药业上市,缘自该药企的安身立命之本,即臭名昭著的“活熊取胆”。
有关活熊取胆的血腥场面,以及它给亚洲黑熊所带来的巨大而长期的痛苦,笔者已经不忍心在这里复述了。此种缘自朝鲜的“高新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即迅速在制药行业形成暴利产业链,并成为成千上万只黑熊一生的噩梦。目前,在所有崇尚中医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允许活熊取胆产业合法存在。作家周国平曾撰文称“活熊取胆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
一种被全世界人民所鄙视和摒弃的极端残忍行径,在中国却堂而皇之地存在,这其中固然有部分药企的利欲熏心,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某些中医传统理论的谬种流传,以及因相关立法不健全而导致的官方对此种行为的默许。
现代医学早已证明,熊胆汁对于人体只能起到很普通的清热解毒的功效,银花、连翘、黄连、野菊花、苦楝根皮等50多种中草药均可产生同样的医疗效果,完全可以替代熊胆。民间中医观念中所谓熊胆的神奇疗效,在今天绝大多数只是商业炒作,甚至是为了行业利益而有意误导消费者。
活熊取胆违背的不仅仅是“工具理性”,即熊胆并非传说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加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它违背了人类的“价值理性”。两千多年前,孟子念兹在兹一定要弄清楚,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究竟有什么根本条件?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其实只有一点点。是什么样的一点点呢?在另一段话里,孟子归纳出“四心”,首要的就是“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我们为什么要批判活熊取胆的做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我们不需要成为一只熊,不需要有被活活抽取胆汁的经验,也能体会到熊的痛苦。倘若对那么明显的痛苦都视若无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肠?如此对待熊的极度痛苦,习惯了之后,又会怎样面对人、面对其他人的痛苦?当有利可图时,我们会在意自身的所作所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伤害吗?
因此,我们强调动物权利,动物福利,不只是为了动物,更关键的是为了保护人的恻隐之心。有了恻隐之心,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才会有超越个人利益、追求公共幸福的文明社会。反过来说,当我们以极其野蛮的方式对待与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有痛苦感受,甚至有相类似智商(黑熊的智商相当于三岁幼儿)的动物时,文明,仅仅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熊取胆既是黑熊之痛,也是人类之痛,而化解这样的痛苦,仅靠动物保护组织呼吁、网友抵制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赖于相关动物保护立法的跟进。此外,活熊取胆的消失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只要还有消费者在盲目跟从商家的刺激和推广,在熊场中遭受虐待、生不如死的黑熊就会有增无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