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当降低社保费率无损于做大社保蛋糕

(2011-03-01 23:46:15)
标签:

提案

社保费率

40

历史背景

现实原因

拉弗曲线

放水养鱼

杂谈

分类: 时评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将提出19个团体提案,其中包括降低企业承担的社保缴费比率。该提案指出,中国目前社保费率超40%,高于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在较高的社保费率中,企业缴费比例过高,影响占国内企业99%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并制约工人涨薪。(《新京报》3月1日)
    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言人,全国工商联提出降低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率,出发点当然是为企业减负,至于“企业缴费比例过高制约工人涨薪”大约只是个托辞。但这一提案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我国社保费率过高,却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全国工商联通过比较125个国家社保制度得出的调查数据表明,社保费率超过40%的国家仅有11个。理论上说,较高的社保费率意味着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即国民的高福利,因而世界上高社保费率国家多为经济发达的福利国家。而我国的情况却是,国民承担了较高的社保费率,而整个社会保障水平明显偏低,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是不相适应的。 
    我国之所以长期维持较高的社保费率,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以养老保险为例,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预先支付保障金,还需要偿还因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历史欠账——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过后,原国有企业应为退休职工负担的退休金已全部转嫁给现在的所有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这就造成双重负担,并形成所谓“养老金空账”。而现实原因是,随着中国社会未富先老,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社保这块蛋糕需要供养的人口越来越多。
    正所谓旧账未还又添新债,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社保费率虽然很高,但总体看来国家可用于国民福利的社保资金并不充裕,很多地方社保资金甚至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为避免入不敷出,维持乃至提高社保费率似乎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哪里还有空间去降低费率呢?再者说,只有不断做大社保蛋糕,才能逐渐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全民福利,而做大蛋糕就需要不断补充社保资金来源,维持高缴费率即为最便捷的手段之一。
    若以此观之,降低社保费率显然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提案。但降低社保费率与做大社保蛋糕并不必然是一对矛盾体。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揭示了一条著名的“拉弗曲线”原理: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一税收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保费率——降低企业和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率,可以提升企业为职工参保以及公民个人参保的积极性,从而扩大我国社保的覆盖面,参保人数增多,社保蛋糕自然做大;企业因降低社保费率而减负,必然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从而提供更多的税收,国家可以将这些新增的税收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
    所以,用“放水养鱼”的眼光看,适当降低社保费率无损于做大社保蛋糕,反而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发展。需要缴纳社保费用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企业职工,不少低收入的企业职工,缴纳完社保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降低社保费率应该是一个普遍性诉求。也因此,若不局限于“为企业减负”这一视角,全国工商联的这一提案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有关方面仔细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