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动车组开行对数达到了91对,因为价格的原因影响到上座率。7月20日,在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从苏州始发到上海虹桥站的一列和谐号动车组火车上,有的车厢只有一名旅客或者数名旅客,更有车厢没有旅客。(《工人日报7月22日)
比文字更有说服力的是同时配发的一张新闻图片——偌大的车厢内仅有一名乘客,神情忧郁地看着窗外,显然,这个意料之外的“包厢待遇”并未给他带来喜悦。有网友留言说:“那肯定是一名公务员。”沪宁高铁开通前即有评论调侃说,这条线上只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商务人士,他们不缺钱;另一种是出差的公务员,他们坐高铁不用花自己的钱。
有的车厢仅一名旅客,更有车厢没有旅客。此前被吹得天花乱坠,号称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沪宁高铁,就这样成了市场的弃儿。
票价太高此前一直是沪宁高铁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但没想到它竟然如此一败涂地。价格从来都不是决定市场成败的唯一因素,就比如你在五星级酒店吃一碗米线,肯定要支付比在街边小店吃一碗米钱高出几倍的价钱,可想想五星级酒店的就餐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你还是心甘情愿地掏钱了。
沪宁高铁的票价高出普通动车组近一倍,可人们看不到它物有所值的地方。比如沪宁高铁的最大优势——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实际上只能在12公里长的铁轨上实现,不到全部里程1/25;这条线上的绝大部分动车组全程运营时间均在1小时40分左右,比普通动车组也就快半小时,根本达不到此前所宣称的将上海和南京连接成“一小时生活圈”。也就是说,其票价涨幅和速度增幅不成比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民众相对富裕,这可能是沪宁高铁敢于将票价定得畸高的底气所在,但它忘了这一地区的民众自古以来都以精打细算著称,既是赚钱的高手,同时也是理性的消费者。
我觉得人们“抛弃”沪宁高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抢客源的手段近乎卑鄙——沪宁高铁7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前,铁路有关部门停开了上海至南京的25对直达列车。五星级酒店的米线是很贵,但没人逼着你一定要吃,酒店也做不到为了卖自己的米钱就让街边的米线店关门,但铁路部门可以动用行政力量逼着民众“被高铁”,这种违背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的行为尤其招人恨——你的东西可以卖高价钱,但你不能剥夺我的自由选择权。
事实证明,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过于一厢情愿了。我不愿坐高铁,还可以选择坐飞机、坐汽车。据说沪宁高铁开通前,有不少上海至南京的长途汽车班次迫于前者的“速度优势”停运,后来发现沪宁高铁不过是个纸老虎,完全不具备竞争力,这些汽车班次又重出江湖,以低价占领市场。铁老大再牛,也不至于将公路、民航一锅端了。
沪宁高铁是理性消费时代吹出的一个美丽肥皂泡,无论之前如何眩目都终将破灭,只是没想到如此快速。它留给我们的两点启示是:一个越来越成熟和理性的市场是行政力量无法左右的;此外,国家垄断的唯一存在理由是服从于公共利益需要,而不是暴利,否则必然被民众唾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