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出门交房贷月供,回来时顺便取了今天的晚报。
封面上硕大无比的头条标题赫然在目——昆明地铁可使用100年。
晚报显然是把它当做了一条非常有正面意义的重大新闻。翻开内文一看,果不其然。专家们就昆明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地铁回答市民疑问,这个标题至少有两重含义:一是昆明地铁的质量很高,二是使用寿命很长,市民们这辈子可以尽情享用了。
可我看了这条新闻很难受。尤其是这个大标题,怎么看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昆明即将进入“地铁时代”,几乎所有市民都在为之欢呼,为此他们已经开始无怨无悔地忍受长达数年的交通堵塞。地铁建设在未年数年中将成为昆明媒体永恒的主旋律。
是的,市民有足够的理由为之欢呼。我第一次坐地铁是1987秋天刚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寒假回老家,几乎所有亲戚朋友都在问我:地铁是什么样子?
地铁是大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等级的象征。几年之后,昆明将进入“有地铁的城市”这个序列,这足以让昆明人自豪——很多省会城市和比昆明发达得多的沿海城市还没有地铁呢!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地铁吗?
是的,我们需要。昆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昆明是中国连接东盟各国的桥头堡;昆明人这么多,路这么堵,汽车数量疯长……有一百条理由需要。
然而,有一条“不需要”的理由可以否定这一百条“需要”的理由,那就是“昆明地铁可使用100年”。
100年之后,这些纵横交错的地铁将变成昆明地下的一堆无法降解的钢铁垃圾。
这一代市民可以尽情享受地铁带来的便利,而他们的子孙将永远生活在地铁垃圾造成的恐怖中。
前不久我到思茅(现被脑残者更名为普洱)参加一个围棋活动,认识了老罗,一个水电工程师,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建设者。作为棋迷的老罗很有理想,年过四十还想着长棋。作为水电工程师的老罗更有理想,他希望中国的大江大河上到处飘扬水电开发的旗帜。
老罗带我们参观了澜沧江上的糯扎渡水电站,这个大坝的高度号称世界第三。我被震惊了,眼前的一切无比“壮观”——几座高入云端的大山遍体都被裹上厚厚的水泥,看不到一丝绿色。你不得不佩服人类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大自然算什么,大山大川不过是任由人类任意揉捏摆布的一摊泥。
水电站旁还特意修了一个观景台供游人照相。我站在那儿只想哭。
老罗说,一个水电站的使用寿命一般是50年。50年后,这个水电站将被废弃在大山中成为一堆垃圾。老罗们将重新出发,另择大江建造新的水电站。
地球上还有多少河流可供老罗们建造新的水电站?云南只剩下一条,怒江。
100年后,昆明地铁将变成垃圾,和糯扎渡一样,成为地球永远的痛。
也许到那时,中国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一堆垃圾,藏在被掏空的地下。地表上依旧光鲜。
而这样的城市,一场地震就可以要了它的命。
永远不要低估大自然的力量。
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制造垃圾的过程,一个不断自掘坟墓的过程。人类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垃圾。
这一切,真的没办法逆转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