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官学勾结敛财的新动向

(2010-01-13 23:40:50)
标签:

燕山大学

秦皇岛

征地

卖地

还债

官学勾结

捐赠

张磊

杨元元

杂谈

分类: 时评

    2003年燕山大学扩建时以每亩6万元征用当地村民土地3700亩,4年后部分被征用土地变更性质,以每亩130万元高价出让。燕山大学称“卖地”是为解决负债问题,而且这些地已与村民无关。这让村民们无法接受,两年多来他们持续上访,希望能收回部分土地继续耕种。(《新京报》1月13日)
    每月领取200元生活费的村民眼看着自己曾经拥有的土地一眨眼升值20多倍,心里的不平衡可想而知。更眼红的可能是开发商,再擅长囤积居奇的开发商也难以做到仅靠一块地皮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获取如此巨大的利润。
    从程序和法律上说,燕山大学的“卖地”行为仅存在两处瑕疵,一是没有依照相关规定向河北省政府报批,二是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被征用的土地两年未开工建设应予收回。对于这两点燕山大学自有一套说辞,但我认为这不是最关键的所在。设若燕山大学在征地两年内就高价出让,且获得河北省政府批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政府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学破产——这种“卖地”行为是否合情合理呢?当然不!如果是这样,以办教育为名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再找个理由变更土地性质高价出让,依托这样的路径,高校将成为全中国最赚钱的行业。
    当然,这条黄金线路不是高校单方面就可以修通的,还需借助政府的东风。燕山大学“卖地”所得6亿元被二一添作五,秦皇岛市政府分得3亿元,这也是它批准“卖地”的前提。当然,这笔钱在官方的表述中被“洗白”了——燕山大学的3亿元用于还债,政府的3亿元用于城中村改造等市政项目,总之卖得有理,也花得有理。但不管怎么说,这笔靠倒卖土地发的横财就这样进了二者的腰包,与它原来的主人农民兄弟无干。
    我们不能凭空怀疑这6亿元巨款被某些个人非法侵吞,我们也愿意相信这笔钱最终用于正道,但这其中隐藏着一个相当可怕的动向,一旦行政权力和学术机构勾结起来,以公益为名行敛财之实,则其危害有可能比官商勾结更严重,因为这样的行为往往可以披上一个华丽的外衣,更容易一路绿灯,从而规避必要的制度监管,这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所以从一开始起,对于高校因扩建等原因征用农民土地的行为就应实施比开发商征地建住宅更为严格的监管,不能允许高校以任何理由高价出让征得的土地,因为这事关公共利益。某种意义上说,高校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行政干预下以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是因为一部分公民为公共利益让渡了自身权益,这样的牺牲绝不能给某些人牟取私利大开方便之门。
    燕山大学称“卖地”是为还债,因扩招、扩建而导致债台高筑是当下国内许多高校面临的共同困境,虽责任不全在高校,但通过变卖教育用地来清偿债务肯定不是正途。办教育就得花钱,政府投入不足就得靠自己想办法,这是没有疑义的。国外许多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社会及个人捐赠,而这样的“生财之道”在国内很难行得通,这很值得国内高校反思。
    前不久中国赴美留学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余美元引起国内网友质疑声一片,张磊的回答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认为这个理由很充分。反观国内一些高校,与学生之间除了金钱和毕业证之间的交易关系,再无其他,又怎能获取学生的感恩和回报?试想一下,如果那位为母亲求一栖身之地而不可得的女研究生杨元元没有自杀,且日后成为亿万富翁,她会把钱捐给她的母校上海海事大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