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梯田收门票疑似买路钱
(2009-01-08 22:12: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听闻元阳梯田景区正在酝酿收取门票的消息,心中颇有几分不痛快。
去年春节去红河,本是慕名去看元阳梯田的,不巧赶上大雾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老县城新街镇上晃悠了五六个小时,眼见浓雾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只好转头去了建水。离开新街镇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梯田也不是想看就能看见的,得有缘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想看到元阳梯田就更难了,不光要有缘分,还得掏钱。
我一直有一个疑惑:是不是所有的景区都理所当然地可以收门票?前年春节去怒江的丙中洛,班车出了贡山县城往北路过一个收费点,上来一名工作人员堪称火眼金睛,准确无误地将我揪了出来。问他:全车20多人,为什么单收我的钱?回答:你是游客,是游客就得买门票。当时我感觉交的不是门票钱,而是买路钱。
元阳梯田和丙中洛一样,固然风光如画,但都是纯自然状态的乡村,与那些需要专人维护的旅游景区不同,我看不出有什么需要收费的理由。不过生气也没用,比我在怒江交买路钱更让人窝火的事情有的是——去年6月我有几位从福建来的驴友去登哈巴雪山,途经虎跳峡还被迫交了虎跳峡的门票。他们说,简直就像遇到了剪径的强人。
退一万步说,即便元阳梯田可以收门票,如何操作也是一个大问题。元阳县境内有17万亩梯田,遍布千山万壑,随处可见,收费点设在哪里?防止游客“私窥”和逃票的最好办法是修一道长长的围墙将这些梯田都圈起来,再开几个门洞设点收费。只是这样暴殄天物,申遗肯定是没指望了。此外,收费主体很难明确,元阳梯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与元阳人民世代辛勤劳作的完美结晶,如果由政府部门或某个旅游开发公司来主导收费及支出,于情于理都有些站不住脚。取之于游客、用之于农民也未必靠得住——我在丙中洛五里村一户农家做客,他们甚至不知道丙中洛的美景可以“卖钱”这回事。
元阳官方称元阳是国家级贫困县,守着元阳梯田这么好的宝贝不知道拿来赚钱很可悲。我总觉得国家级贫困县不是元阳梯田可以收费的理由,不能说你穷我从你家门前过就有交钱的义务。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局长张红榛女士说的一句话就很在理——元阳梯田已不是元阳县的梯田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也不是不可以利用元阳梯田这块金字招牌发展旅游经济,比如可以为游客提供周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娱乐和旅游商品服务。至于“跑马圈地”的做法,就显得不怎么厚道。有块地方自然风光不错,就把它圈起来收钱,如果大家都这么干,云南人到了四川的地盘上要交钱,四川人到了云南也得掏腰包买路,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也不符合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再者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行走在自己的国土上还要处处留下买路钱,想想就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