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都有病

(2008-11-10 00:57: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周六有棋友从曲靖来,相约到一家茶馆杀了个昏天黑地,从上午10点到夜里12点,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只啃了两包方便面,上了一次厕所。回到家里免不了挨老婆一番数落:“我嫁给你有什么用?你有围棋就够了!我看你是病得不轻!”
  在一个不喜欢围棋的人眼里,成天下棋就是“有病”。不过我虽“有病”,老婆也只是偶尔摔摔棋盘、棋子,从没想过要把老公往医院里送。而且她心情好的时候还对外人说,老公喜欢围棋是一种美德,对围棋着迷的人,大多不会有外遇,因为围棋就是他的“外遇”。
  可昨天早上醒来,我发现自己真的有病了,而且得的是一种人见人怕的病——精神病。昨天一上网就看见《京华时报》的一则新闻——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依照这个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我明显属于第一类——网络游戏成瘾。虽然我不玩《魔兽世界》,但上网下棋是经常的事儿,网络围棋显然属于网络游戏的范畴。我对于网络围棋的痴迷程度,完全符合“精神行为障碍”的标准——对网络游戏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用“废寝忘食”来形容还算是轻的,我上网下棋的时候,经常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用我老婆的话说就是“八级地震来了也不知道”。
  根据《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我应该马上被送进“三甲医院精神科”治疗,关在精神病房里,派人严加看管,最好再拿根铁链子锁住,防止我到处流窜危害社会。事态如此之严重,我不得不对我的“网瘾”进行了一番深刻反思,反思结果是,我并不认为上网下棋对社会能构成多大的危害,它既没影响到我的工作,也不足以造成家庭的解体,我更不可能因为迷恋上网下棋就跑到大街上杀人放火。它唯一的坏处是,占用了我过多的时间,令我“玩物丧志”,此生是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奥巴马了。好在社会和我老婆对我也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人皆有七情六欲,很容易对一件东西上瘾。就比如我老婆,她对于鞋子有异乎常人的癖好,但凡手里有余钱,都被她拿去买鞋了,而且她每买一双新鞋,都要抓住一切机会到处炫耀,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炫耀。在我看来,她才是“有病”,有这些钱不如多买几斤五花肉。按北京军区总医院某位专家的说法,除网瘾外,赌博成瘾、工作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是病,都可以成为精神病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精神病患者,或潜在的精神病患者,都需要送进医院治疗。当然,这位专家本人也有病,他对“成瘾类精神病”的研究如此之精深,想必平日为此殚精竭虑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程度,当属“工作成瘾”的范畴。
  将玩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据说理由之一是北京公安部门一项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者。我没有研究过青少年犯罪学,但也知道青少年犯罪是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只能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解决,用医学恐怕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我没听说哪个罪犯是在医院里被教育好的。青少年过于迷恋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个社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开出了一些药方,比如几乎所有的网吧大门上都贴着“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入内”的字条,可放眼望去,网吧里尽是一些背着书包的毛孩子。
    我不愿意被关进精神病房,我相信那些迷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也不愿意。在一个大家都有病的年代,治病也不是这么个治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