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08-11-06 02:19: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08年11月4日,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三通”对海峡两岸意味着什么,居住在西南边陲的云南人很难有切身的感受。1993年,也是这样的一个深秋时节,就职于东南沿海一家广播电台的我奉命前往福建的东山岛采访著名的“寡妇村”。途经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时,我见到了一位名叫洪双飞的年轻女子,一年前她嫁给了金门岛上的一位台湾青年。洪双飞只要出门走上几百米,就能够看到对面丈夫生活的金门岛,如果天气晴朗的话,她甚至能看得清停在对岸的渔船。可是对她来说,丈夫就好像生活在世界的另一头——洪双飞如果想见到丈夫,得从香港或澳门坐飞机经过台北,再从台北坐飞机到金门,至少得花去两天时间,而她与丈夫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5.6海里。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咫尺天涯。在东山岛的“寡妇村”,我看到了更为震撼人心的一幕——村子里有一群六七十岁的“活寡妇”,差不多每天都要到海边眺望,她们已与丈夫分别长达40余年。1950年5月国民党军队从这里撤离时,这个仅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95%的青壮年失踪,91名年轻妇女被迫与丈夫离散,从此天各一方。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宽的海峡了,135公里的直线距离,仿佛隔开了一个冰川纪;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咸的海水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息流淌的,是两岸同胞一水相隔难相见的断肠泪。
所有这一切,在2008年11月4日下午两点,海协会、海基会领导人签署“三通”协议的历史性时刻,已经成为过去。60年一甲子,少年弟子江湖老,红颜少女白发生,如此漫长的等待,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实在太久太久,然而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长久地阻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一个民族团结奋进、携手向前的历史车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三通”的意义,又岂止是60年的阴霾一朝吹散,又岂止是135公里的海峡瞬间飞渡?它不仅仅指向时间、空间距离的消弭,更指向心灵的靠近和融合。我母亲常说,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兄弟没有隔夜的仇。两岸由于历史、政治的因素,产生过积怨,出现过隔膜,今天,两岸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只要有利于两岸民众的福祉,只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能够打破固有的偏见,放眼未来,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无论有多少不愉快的往事,都可以尽付笑谈中。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过去的历史不可改变,而未来是我们能够把握的。也许两岸关系还会有曲折和反复,但和平统一的历史大方向是不会逆转的。2008年11月4日,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一个承载着亿万同胞希望的美丽开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