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他对我好,都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小两口吵架后妻子向旁人诉苦时所说,听者一定不以为意——夫妻没有隔夜仇嘛!然而这句话从重庆市张女士的嘴里说出来,问题就变得很严重,严重到要离婚。
昨天的《重庆晚报》报道说,汶川地震发生时,张女士的丈夫于楼房剧烈晃动之际快速打开房门,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竟然置妻子于不顾。张女士事后回想起来心灰意冷到极点,哀叹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于是要求与丈夫离婚。
汶川地震成了一块试金石,亲情、道德、同情心、职业伦理,但凡人性深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天灾面前都无所遁形,现在轮到了爱情与婚姻。在张女士看来,她的丈夫显然没有经受住考验——“重要时刻终于检验出了爱情是否坚贞。”
鉴于“范跑跑”老师的劣迹被曝光在先,张女士的丈夫置亲人于不顾在大难来时率先亡命,其行径想必又会招致一通口诛笔伐。不过笔者看了这则新闻,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却是:如果我是张女士的丈夫,我会比他做得更好吗?这还真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在地震这种极端事件突然发生之时,我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逃命。这种对于生存的渴望在一瞬间完全可能超越爱情、亲情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所以张女士的丈夫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夺门而出,完全可视为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能反应,而不能将这种在极端状况下的自救行为作为评判其爱情是否坚贞的标准,至少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
后来发生的事情恰恰证明了张女士的丈夫对妻子的感情——他冲到楼下后,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于是又迅速返回家中。大楼还在摇晃,危险依然存在,可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所在,明知有危险也要与妻子生死与共。从他冲出家门到折返家中,也许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个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被阐释得淋漓尽致——他既是一个对死亡怀有深深恐惧的人,又是一个深爱妻子的丈夫。
所以,我们不能将张女士的丈夫与“范跑跑”老师相提并论。作为自然人,他们两个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都作出了拔腿飞奔的本能反应,但作为社会人,两人的品行高下立判——“范跑跑”只有本能,完全缺乏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伦理,这在他那篇千夫所指的博文中已经表露无遗了。
张女士不能原谅自己的丈夫,笔者以为她是将爱情与婚姻过于理想化了。我们因为爱一个人而与之结婚,这当然没错,但婚姻究其根本也是一种利己行为,走进婚姻的人通常认为两个人搭伴过日子比一个人单过好,所以在婚姻生活中要求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无私付出,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显然是不现实的。
汶川地震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无数人间大爱,但同时也将生命的渺小、人性的脆弱甚至卑微无情地暴露出来。在所有这一切中,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爱,而不是仇恨;是宽容和理性,而不是偏狭和感情用事。遗憾的是,从名人捐款数目引发的质疑狂潮到网民对美国影星沙朗·斯通断章取义式的愤怒声讨,在全民献爱心的巨大情感浪潮中,我们发现理性的光芒多少被遮蔽了。而唯有理性的思考,才能让我们找到持久的力量,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