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傩送
傩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87
  • 关注人气:84,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干部的“保质期”和“保鲜期”

(2007-01-09 20:20:48)
分类: 时评
  众所周知,年龄在很多场合是个敏感问题,比如你当众问一位成年女性的年龄,会被认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此外,你最好也不要去问运动员或舞蹈演员的年龄,有些“特殊”职业的从业者其年龄中往往掺有水分,非要刨根问底,反而显得自己“无知”。
  年龄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符号,本是一种自然属性,无可更改也无需更改。故意隐瞒自己的年龄或出生日期,如果不是为了面子,就是另有所图。从前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年龄往大了改,为了是早一天上学或娶妻生子,现在则时兴往小了改,缘于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找工作时,有没有“年龄优势”,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文凭之类的硬件。
  领导干部不存在就业问题,但有一个晋升和任职时间长短的问题。近些年中央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有关领导干部最高任职年龄的规定,于是一些官员为了在台上多呆几天,也加入了改年龄的大军,“越活越年轻”。本报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委办公厅获悉:从今年起,我省将严格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根据有关规定,今后不再办理更改干部出生日期的事项。言外之意,干部更改出生日期的事儿并不鲜见,甚至需要出台专门的规定予以规范。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笔者很难相信官员处心积虑地更改年龄是为了发挥余热,想继续为人民服务。去年有媒体报道,一名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干部,从“档案年龄”看,3岁就上了小学,被人们讥笑为“神童干部”,而他所担任的现职“肥得流油”,以致于屁股一坐上去就不想下来,数次晋升的机会也被他“婉拒”了。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前不久被媒体曝光的“早产药品”事件:天津某制药厂于2006年11月生产的一批药品,生产日期竟然标注成2007年3月,无非是为了“延长”保质期。
  如今,领导干部也有了“保质期”,那就是最高任职年龄。将领导干部与药品放在一起对比似乎有些“大不敬”,但二者都有“年龄杠杠”却是事实。平心而论,我对现今许多行业用年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赞成,虽说有志不在年高,但老而弥坚、老有所为者比比皆是,年龄限制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惰政”思维。但从自然规律出发,领导干部年轻一点总是显得有朝气,何况,“不在其位”未必就不能发挥余热。
  领导干部编造虚假年龄,从本质上说,同跑官、要官、花钱买官并无二致,对此种行为必须严加惩处。身为领导干部,年龄既然已成官位的“保质期”,就当它是自然规律好了,没必要成天为“大限将至”而愁眉不展,倒是应该想方设法延长自己的“保鲜期”——在位一天,就尽力把工作做好,做到让人民满意,有朝一日退下来了,好让民众多些“去思”。如果靠弄虚作假“赖”在官位上,整日被人戳脊梁骨,弄得担惊受怕、寝食难安,这样的官儿做得也没什么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