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据野史记载,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长满了椰子树,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树全身都是宝,当地人也就不事农耕,过着悠闲的生活。忽一日,诸葛亮南征至此,他要教化当地人,让他们遵从汉人的生活方式。这件事起初不大成功,云南人民没看出汉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优越之处,尽管诸葛先生磨破了嘴皮子、言必称孔孟也没人听。结果诸葛先生一怒之下,命人在一夜之间将云南的椰子树砍了个精光——在他看来,当地人刁蛮成性且不思进取,无非是仗着有些别处长不出来的椰子树。
当然,野史是当不得真的。笔者之所以讲出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有些差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然存在的,如果不能用理性的态度去正视这些差别,就会像野史中的诸葛先生一样干傻事。
据《广州日报》报道,国家司法部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八省市的男考生填报司法院校,可以在身高1.70米的常规标准上,降低2厘米录取。这项规定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众网民的争议,尤其是重庆的网民气愤不已,认为这是“身高歧视”,严重伤害了重庆男人的自尊心。
笔者以为,某些重庆网民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与野史中的诸葛先生相似,简而言之,是失去了平常心——当然,他们不能拿斧头去砍高个子的男人。有的人个高,有的人个矮,这正如有的地方长椰子树,有的地方不长椰子树,就目前而言,这是天然存在的现实差别。人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遗传等因素有关,与能力、品性等事关男人尊严的因素无关,如果说一项规定中客观体现了身高的地域性差别,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显然是有些心态失衡。
至于说司法部出台的这项规定,笔者倒觉得没什么不妥,而且体现了一种相对公平原则——有关部门正是看到了地域性的身高差别这一客观事实,基于人性的立场,给云贵川等地有志于司法工作的男性青年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受教育和从业机会。如果也像野史中的诸葛先生一样搞“一刀切”,规定全国人民报考司法院校身高都得达到1.70米,那才是对真正的歧视。假设出台的是这样的规定,不知重庆的网民又会作何感想?
大约是不公平的事情见多了,如今人人都在呼唤公平,还有些人动不动就把某些不正常的现象归罪于政策的不公平——如将“高考移民”之过归罪于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别,这显然是无视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间的贫富差异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真正应该着力改变的是后者。
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公平”二字应该牢记,但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理智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为每一个人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而绝不能再回到过去那个凡事“一刀切”、结果人人受穷的年代。
当然,野史是当不得真的。笔者之所以讲出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有些差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然存在的,如果不能用理性的态度去正视这些差别,就会像野史中的诸葛先生一样干傻事。
据《广州日报》报道,国家司法部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八省市的男考生填报司法院校,可以在身高1.70米的常规标准上,降低2厘米录取。这项规定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众网民的争议,尤其是重庆的网民气愤不已,认为这是“身高歧视”,严重伤害了重庆男人的自尊心。
笔者以为,某些重庆网民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与野史中的诸葛先生相似,简而言之,是失去了平常心——当然,他们不能拿斧头去砍高个子的男人。有的人个高,有的人个矮,这正如有的地方长椰子树,有的地方不长椰子树,就目前而言,这是天然存在的现实差别。人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遗传等因素有关,与能力、品性等事关男人尊严的因素无关,如果说一项规定中客观体现了身高的地域性差别,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显然是有些心态失衡。
至于说司法部出台的这项规定,笔者倒觉得没什么不妥,而且体现了一种相对公平原则——有关部门正是看到了地域性的身高差别这一客观事实,基于人性的立场,给云贵川等地有志于司法工作的男性青年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受教育和从业机会。如果也像野史中的诸葛先生一样搞“一刀切”,规定全国人民报考司法院校身高都得达到1.70米,那才是对真正的歧视。假设出台的是这样的规定,不知重庆的网民又会作何感想?
大约是不公平的事情见多了,如今人人都在呼唤公平,还有些人动不动就把某些不正常的现象归罪于政策的不公平——如将“高考移民”之过归罪于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别,这显然是无视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间的贫富差异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真正应该着力改变的是后者。
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公平”二字应该牢记,但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理智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为每一个人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而绝不能再回到过去那个凡事“一刀切”、结果人人受穷的年代。
前一篇:青藏高原,你准备好了吗?
后一篇:亲子鉴定是婚姻杀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