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2008-04-19 13:15:05)
标签:

误诊

评论

博客

生活

休闲

杂谈

程晓霞

分类: 日记篇(我的喜怒哀乐)
 
    看到这题目,不管你是医生还是病人,一定会引起你极大的反感!不要说你,我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这样说法。但是,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评: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程晓霞发表评论:

此数据骇人听闻,哗众取宠!不符合实际状况。
如果是局部、部分、个别人、某医院,80年代、90年代可以理解,或者是广东的资料?
用这样的数据代表医疗整体、全体医生,不免有些片面,而且令人毛骨悚然!
以此类推,误诊误治的冤死者是否也占三成?那医院岂不是天天要打死人官司?
您可能当高层领导久了,不了解目前一线临床实际医疗状况!
这样的数据,从医疗名人、权威人士的博文中转发,容易误导百姓,会加深医患关系的紧张!

个人观点,
有感而发,
仅供参考!
一位不算太老的老医生。

(2008-04-18 00:20:49)

 

  这是医生哥波子(广东卫生厅副厅长)博客文章的部分节选。该文章被新浪健康博客首页推荐,并在周排行排名第三。因为对文章的题目很感兴趣,就进去阅读了全文。看后很震惊——对某地方医疗界官员缺乏医学大样本数据、不负责任的公布某“一份资料”深感遗憾,随即在文章后面“实名”发表了评论。今转发到我的博客上,供我的网友、医疗同仁讨论。

  这篇文章的浏览量9万多,评论近500条,说明这是广大百姓、众多网友、医学人士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评论内容五花八门,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甚至有的言论偏激污秽,大搞人身攻击。

  我觉得有些评论客观公正,不无道理,是在认真争鸣这一话题;有些则用愤青语言发泄不满,偏离了探讨的轨迹。据我所知,我们哈医大的同学、校友、同班、同寝,他们在广东工作得都相当出色,成为专家学者,是医疗界的精英和栋梁。难道他们的误诊率也是三成?!这实在是让我难以相信和接受!

  如果是外科误诊三成,随之而来的误治,岂不是每天做10台手术就要有三台是开错刀了的!事实并非如此。

  文章说“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这结论未免有点太绝对、片面了。以此推理,大医生出大错,老医生出老错,那还有什么权威性可言,出错越大越名誉扫地,也就不存在所谓大小新老医生,庸医一词就可全概括了。人类就是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医学也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的。我承认,作为医生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充电、学习,否则自然要落伍。

  还有,此文另一观点有误导患者看病时需到二~三家以上医院全面检查,以免误诊的倾向。原文说“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这话也很夸张,疑难杂症一时还不能确诊的,可以多家会诊,而普通常见病也要如此,岂不是既增加了患者的检查费用,也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加大了过度检查所带来的伤害吗?

  也可能,我们是最基层的、临床科室医生,对全国的误诊率不如省厅领导掌握的数据准确?!

  不管是五成、三成、一成,每个医生的心愿都是零误诊率,虽然引用赵本山的话讲: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都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文/程晓霞

 

相关链接:日记篇(女医生的喜怒哀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