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主人准备训练小狗滑旱冰
我们有个很好的朋友,她的素质教育理念曾被我写进《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里。朋友家养育了五只猫、一条狗、四个孩子。
她的美式家庭教育非常自由解放,以至我们有时也接受不了。比如,她的大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会儿踢足球,一会儿打橄榄球,一会儿打篮球……最近,又改当橄榄球的踢球手。这一改,孩子终于找到了让自己最出彩的运动!朋友希望孩子的表现能打动大学运动队的教练,从而可以获得奖学金。
但我心里有些犯嘀咕。
前些天,我们在校园碰面,她很兴奋地告知:他们已陆续接到一些大学的电话,包括排名前十位的芝加哥大学也表示考虑录取她的孩子……
其素质教育理念终于得到了认证。
朋友对孩子搞素质教育,对狗、对猫也搞“素质教育”——任其自由发展。
他们的五只猫都是流浪猫,于心不忍,见一只收养一只。一次,为救活一只猫,竟花了2000 美元的手术费。
狗也是流浪狗,登了数天广告,无人认领,他们就正式收养了,取名“森尼”。森尼刚来时,怯生生的。后来变得活泼调皮了,再后来就开始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爬桌子,跳床铺,偷吃抢喝,不听指挥,甚至威胁路人……最后,朋友不得不给森尼戴上一种带电击的狗圈,才能控制它。朋友说,在决定买电击狗圈时还真犯难,不愿在当地买,怕人说不“狗道”,是跑到另一个城市买的。
前年圣诞节,我儿子也从收养中心领回来一条流浪狗,取名“派珀”。这只狗刚来时,也是怯生生的,后来活泼调皮起来,居然会自己打开笼门。名堂最多时,咬坏七八双鞋子(而且专咬名牌),吃掉三四双手套……最无奈时,我们也曾动念借森尼的电击狗圈给派珀戴几天。但我又不服气:一个研究教育的博士,还是“孔子学院院长”,连狗都管不好?经过严格训练和管教,现在派珀变成了一只活泼、忠实,有时也略显调皮的狗。
为什么朋友的素质教育理念,育人成功、养狗失败?
教学与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教学的对象是人;训练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再如,从形式上看,因为许多教学内容没有唯一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因此是点到为止的;而训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强迫性,受训者没有选择余地。
10
年前斯坦福大学的教务长马林科维奇博士认为,亚洲的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还需要20
年。她说:“能够进行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后,才能有一流学府出现。”
所谓“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就是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人是有思想、有创造性的,需要自己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在分辨是非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从而充分发掘出自己的素质和天赋……
狗是没有思想的,无法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自我教育。所以必须要通过“他律”来清楚、明确地告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狗才能听话,才能规范!
育人有其特殊方式,驯狗也有独特方法。人要有思想,狗要听话。素质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因此不适用于狗。
以上摘自《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更多内容请关注《黄全愈教育文集》:卓越购书地址
当当购书地址

联合推荐
北京101中学校长 郭涵 北大附中原校长 赵钰琳 广西南宁二中校长
何伟萍 广东深圳中学校长 王占宝 广州执信中学副校长 张水平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钟明华 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 张思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沙洪泽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张晓辉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李宝贵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刚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