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蛰伏”两年,有人以为我“金盆洗手”,不写了。
美国家庭爱烧壁炉,为的是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氛。据说,今年取暖的天然气要涨70%到90%,烧烧壁炉也能减少取暖的帐单。后院有一片森林,某日,我只好当一回“樵公”,踩着厚厚的落叶,闻着微微的木腐味,深入密林。走着走着,大黑狗“吉吉”围着一堆毛茸茸的野菌慢慢地转着、嗅着……妻子笑称那堆菌像我长毛的“野心”。
美国的天赋教育只面向极少数拥有高智商的孩子。我的“野心”确实不小,如果中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把孩子培养成“智慧的学生”,中国就能从“人口大国”变成“人才资源大国”,这将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一件事情啊!野菌也许是堆“牛屎菌”,也许是灵芝。怎么能“颠覆”美国这种只面向少数人的天赋教育,使之面向中国的每一个孩子,使得素质教育真能对整个民族的素质有所提高?这是我在写这本书时日夜思考的问题……
家长都爱做一个神童的梦。但是,我们却无法为每一个孩子选一颗神童的脑袋,这是绝大多数家长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然而,我们可不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神童的教育?怎样为数不胜数的中国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出路——借鉴美国的天赋教育?这个挑战使得我不得不常常掩卷沉思……
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向何处去?
如果建设创新型国家应从教育开始,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触动形成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教育。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
然而,国内的“新课改”作为一个“准革命”的教改虽然已经在全国强力铺开。但是,以教师为核心、以灌为主、以考为本的填鸭式教学的积淀太沉重。怎么去重新认识教学的真谛?怎么去执行“新课改”?这是千千万万的教师、学生及家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美国中小学的天赋教育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精华,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曾得益于这种教育。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研究能力,等等方面,有着许多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的地方。
怎样借鉴美国天赋教育去推动“新课改”?
怎么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智慧的学生”?
怎么改变我们的孩子“起跑领先,终点落后”的状况,让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跑道上越跑后劲儿越足?
怎么与“新课改”遥相呼应?
……
这些问题使得深夜“嘀嘀”的敲键盘声,更有了贾岛的“推敲”意味。
- <<培养智慧的学生 - 天赋教育在美国>>代前言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