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根:《邮缘》——邮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标签:
邮缘电影故事片文献集邮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邮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我国首部以集邮为主题的彩色故事片。此片1984年10月1日在全国公映,是向国庆35周年献礼影片之一,同时被文化部列入“庆祝建国35周年电影新片展览月”展览影片。此片上映时,正值集邮活动恢复不久,对培养新一代青年的集邮兴趣和发展集邮事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代邮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本邮集在此次文献展览中得85分,获一等奖。
下面就本邮集的编组思路及内容做一介绍,以求得到邮友的指导,期待收集到更多的《邮缘》相关文献资料,充实、完善、提高本邮集。
一、编组思路
围绕《邮缘》的剧本、拍摄过程、预映、首映以及导演、演员相关内容进行拓展收集整理的相关文献。邮集中运用了以下几个方面文献资料:报刊和书籍所摘《邮缘》相关的人和事的文章;电影画报图文和电影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及电影完成台本;剧照和中外电影海报;预映招待会的工作打算、请柬、电影票和领导讲话材料;电影说明书和影片排片计划;文化部新片展览月资料和请柬;印有《邮缘》剧照的年历和DVD光盘;电影连环画和导演手迹等。
二、邮集章节
邮集采用大贴片(46×29cm),具体如下:一、《邮缘》的由来、简介与演员,7页;二、预映招待会及文化部新片层览月和影讯报,8页;三、导演说戏,8页;四、观后感,4页;五、桑弧、演员与集邮人有缘,4页;六、《邮缘》电影剧照,3页;七、电影连环画、DVD及中外海报,2页;八、电影画报、杂志及插页,2页;九、《邮缘》续集—《女局长的男朋友》,1页。
三、主要素材
1.1984年《上海集邮》第3期刊登邵林的文章《电影剧本〈邮缘〉和它的由来》;
2.《邮缘》电影文字剧本,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4月编辑,编剧为王炼、桑弧、李亦中。此剧本由导演桑弧赠予并签写:唐无忌同志指正,并盖有“无忌藏邮”印章。另有电影分镜头剧本、电影完成台本、电影文学剧本各1本。
3.1984年6月《集邮》刊登摄制组陆健真的文章《〈邮缘〉拍摄花絮》,1983年12月《集邮之友》刊登《故事片〈邮缘〉即将面世》的信息,1984年《电影新作》刊登毛学用的文章《笑赠〈邮缘〉一份“礼”》,1984年第5期《中国集邮》英文版介绍《邮缘》及导演和演员,1984年《集邮家》刊登肖廷写的《邮缘》(电影故事),1984年9月17日《文汇报》刊登《轻喜剧片〈邮缘〉》国庆期间上映的信息等。
4.1984年9月5日《邮缘》预映招待会工作组的《〈邮缘〉电影招待会工作打算》,“打算”铅字打字、后油印而成。工作安排面面俱到,内容十分丰富,6个方面工作,时间精确到分钟,责任单位、责任人分工到位、任务明确,请柬、电影票、纪念品(封张)等发放对象、数量、费用等详细明了。
5.“请柬”:谨订于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六日(星期日)晚七时十五分,假座大光明电影院举行《邮缘》新片予映招待会。敬请光临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上海市电影局、上海市邮票公司、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电影制片厂、大光明电影院联合举办,一九八四年九月十日。
6.预映实寄封,为预映首日上海孙磊寄香港朱桐,此封加贴《邮缘》献映纪念张。
7.上海电影局副局长《成志谷同志在〈邮缘〉预映招待会上的讲话》,此讲稿使用上海市电影局红头文件稿纸,字为蓝色,其中有6处手写修改痕迹,应为原稿。2页A4纸外加两行,此为孤品,比较珍贵。
8.文化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电影新片展览月》(19840923-1022)文件,《邮缘》入选,并排列故事片第三位。
9.涉及桑弧的资料。有1984年9月《上海集邮》刊登的桑弧《<〈邮缘〉导演订阐述》(摘要),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导演的探索》刊登桑弧的《〈邮缘〉的创作意图和拍摄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桑弧导演文存》刊登王炼的《我和桑弧的创作友谊——文章得失寸心知》。
10.几份有代表性的影讯报,其中有特色的是1984年10月唐山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印的《电影宣传》,、普宁县梅林影剧院编印的《影剧讯》,浙江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电影说明》等。
11.封片上的《邮缘》和桑弧。1984年9月16日上海市朱礼士寄福州市叶永贵的《邮缘》预映首日封;1984年10月1日寄昆山魏贤德的《邮缘》公映首日封,并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印章,贴J105邮票1枚,销上海新邮发行纪念邮戳;桑弧为纪念封题词,小小邮票,寓知识于方寸之间;特种集邮,涵艺术于尺幅之中。1993年10月19日挂号寄,有收据,并盖桑弧印章。《邮缘》电影预映前一天签名封,采用上海《全国邮展获奖邮集展览》纪念封,封上有马任全、张包子俊、李洪义、李清万、张文光、乐锦祥、李长剑、成安玉、桑弧等9位签名。
13.观后感资料。1984年8月20日《集邮家》刊登吴天明的《集邮行家喜看〈邮缘〉样片》、钟衍瀛的《邮票与电影应有“缘”》,1984年11月《上海画报》刊登童蒙志的《〈邮缘〉的手法巧妙》和刘汉铭的《方寸之中诗情在》,1985年1月2日《甘肃集邮》刊登京口的《阿凡提集邮》《新年新打算》。1984年及以后的《少年集邮》、《浙江集邮》《合肥集邮史》《揭西影剧》《甘肃集邮》《电影新作》等刊发文,给予《邮缘》高度评价。而《上影画报》和《电影评价》发表了不同的声音,从而体现了电影属遗憾艺术的现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4.桑弧和演员与邮有关方面资料。桑弧为《学与玩》杂志题词,2008年第10期《上海集邮》刊登《桑弧的邮缘》,1984年8月20日《集邮家》刊登《桑弧和集邮》、1984年6月《集邮》刊登《把镜头对准青少年集邮爱好者—电影<邮缘>拍摄前夕访桑弧》,1984年7月《上影画报》刊登《〈邮缘〉的立意和风格样式》,桑弧为上海闵艺帽厂《集邮者》邮刊题写刊名。
15.《邮缘》剧照、连环画、DD。
16.《邮缘》海报(1张德国发行)和电影画报插页。
17.《邮缘》姐妹篇《女局长的男朋友》的完成台本和文学剧本。
本邮集在此次全国文献邮展中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展后马驎给予了客观评价,并提出邮集的提升的空间不会太大。有邮友建议如果能找到桑弧导演电影剧本的原稿就好了,那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啊!期望得到更多师友的支持,收集到更多更好的《邮缘》相关精品资料,以此充实完善提升本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