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一凡:如意
 (2023-06-02 22:25:04)
	
			
					(2023-06-02 22:25:04)		| 标签: 福禄寿邮票财神爷如意神话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图1
如意,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器物,又称“搔杖”“握君”“执友”“谈柄”,体形扁平,前端呈手指形或云头状,用以搔背挠痒,类似现今的“痒痒挠”。因其搔痒尽如人意,故得名“如意”。后逐渐演变成寓意吉祥富贵的珍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成为达官贵人手中常持之物,被视作“权杖”。至明清两代,如意更加兴盛,形制亦变得丰富多彩,单柄首就有葵瓣、云头、莲花、灵芝等不同样式,材质则有玉石、金、银、铜、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多种,并配以各种绳结,如盘长结、铜钱结、蝴蝶结、喜结、寿结等,增添装饰效果和视觉韵味。许多典雅精致的如意被用作室内陈设、案头摆件、馈赠礼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形体较大且贵重的如意还被视作镇宅之宝,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2002年发行的《如意》个性化邮票(图1),是中国邮政第一枚以如意为主图的邮票,其中的如意柄端系着一个红色“中国结”。小版张左下角边纸图案还展示了另一种造型的如意(图2)。2011年贺年信卡邮资图描绘了5名童子抬举一柄翡翠如意的场景(图3),如意末端也系有红色绳结,图左侧印有“吉祥如意”字样。

图4
2003-15《晋祠彩塑》票图取自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北宋时期的彩塑,-1“如意侍女”(图4)表现一位宫中侍女双手握持如意的彩绘塑像,由此亦可见证如意的悠久历史。小版张右侧边纸是“如意侍女”局部放大图(图5),侍女手中的如意更加清晰可辨。

图6
2018年发行的《福寿圆满》贺年邮票(图6),以正面视角描绘一柄圆润的五彩喜猪抱着一柄粉红色如意。2005年发行的《喜上眉梢》个性化邮票的附票图案也采用如意造型(图7),内置“祝福”和“喜”字。

图8
因如意端头的造型图案多采用祥云和灵芝等传统吉祥纹样,有“如意纹”之称,故表现“吉祥如意”题材邮票中出现的祥云、灵芝图案均可视为如意的另类展示,例如2004年发行的《吉祥如意》个性化邮票中孔雀嘴衔灵芝并衬以祥云(图8),2013-1《癸巳年》票图中生肖蛇身的祥云纹和蛇尾幻化为灵芝(图9),2019年发行的《金鼠送福》贺年邮票中生肖鼠前后一大一小祥云图案(图10)。

图11
此外,在传统的财神、禄星造像中均可见其手持如意,计有:澳门1994年《传说与神话(一)——福、禄、寿》邮票之“禄”(图11),泰国2010年《福禄寿》邮票之一(图12),泰国2012年《财神爷》邮票之一(图13)。有趣的是,在澳大利亚圣诞岛2023年发行的《兔年》邮票中,主角小白兔也玩起Cosplay,分别装扮成“福、禄、寿”造型,其中一枚图案正是手持如意的兔“禄星”(图14)。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