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2023-04-05 17:36:42)
标签:

玲珑

粉彩

新彩

青花

景德镇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1

青花玲珑瓷是同时采用青花、玲珑两种瓷器装饰技法的结晶。坯体透雕米粒等形状后,通体施薄釉,洞眼亦得以漫平,烧成后称为玲珑瓷。在玲珑坯体上加绘青花图案,入窑即可烧出青花玲珑瓷(图1)。青花玲珑瓷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与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比肩而立,外国人称其为米通或“嵌玻璃的瓷器”。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2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3

青花玲珑瓷青翠养眼,玲珑可爱。可是,一般人谁会知道,玲珑瓷最初却是生产废品,是景德镇陶瓷工匠发挥聪明才智,最终化腐朽为神奇。陶瓷镂空技艺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上海博物馆就藏有大汶口文化黑陶镂空高柄杯(图2)。宋代景德镇窑生产的影青雕镂瓷熏炉,顶盖上也透雕了孔洞,以利香味从炉中逸出。而瓷器表面的釉料在窑内高温中容易流动,有时温度把控失常,过份融的釉料就会将漏孔堵塞,从而产生难以透气的废次品。但工匠也从堵塞的孔眼里发现了别样的美——玲珑剔透、幽静雅致。于是便有意制作这种“废品”,并不断改进釉料配方,终于创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瓷器装饰技法。在景德镇湖田窑宋代遗址中,就发掘到镂孔中填满青白釉的器物残片(图3)。清末民初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青花技艺被引进到玲珑瓷,使青翠欲滴的料色,碧绿透明的玲珑相映成趣,青花玲珑瓷闪亮登场。明代成化时期,青花玲珑瓷的生产工艺趋于成熟。清代乾隆时期,青花玲珑瓷更是风光无限受到皇家贵族的追捧,并大量出口国外。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4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5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6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7

冯赐杭:青花玲珑瓷
图8

新中国成立后,青花玲珑瓷器的生产枯木逢春,工艺不断进步,品种不断增多,并且早已突破了只有碗、碟等小件的局限(图4),增加了酒具、文具、西餐具、茶具、灯具、咖啡具等丰富多彩的样式(图5—7),多达700余种。有的品种,在单一青花绘画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粉彩、新彩等装饰技法(图8),使画面绚丽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