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英国邮票的套折

标签:
邮票英国莎士比亚普通套折 |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

英国邮局出售成套邮票时,有一种形式称为Presentation pack,直译是“展示式包装”,这里我用“套折”这个较为简便的称呼。它把成套的新邮票放在插页中,夹在折叠的卡纸内,然后加上玻璃纸套。这样的包装便于展示邮票,卡纸既可保护邮票,还印有邮票发行的基本参数和邮票内容的背景资料。套折的出售价格只比面值高一点。如2021年发行的“海边野生动物”,全套10枚邮票面值8.5镑,小型张5.1镑,而含有全套邮票和小型张的套折售价14.5镑,溢价不到1英镑。
英国的套折从1964年开始发行后,受到广大集邮者的欢迎,逐渐成为英国邮局出售成套邮票的基本形式之一,品种逐渐增多,形式也不断改进。2020年,共发行了14种套折(题图),2021年15种。

图1
1964年,邮局正式开始以套折形式出售邮票,第一种是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邮票(图2),套折长17.8厘米、宽10.8厘米,邮票插页夹在三折的卡纸内(图3),邮票展示了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3p)、《第十二夜》(6p)、《罗密尔与朱丽叶》(1sh3p)、《亨利五世》(1sh6p)和单色雕刻版的《哈姆雷特》(2sh6p)。套折正面上方是英国政府使用的王室徽(相当于国徽),文字是“莎士比亚戏剧节”“各式各样的展览、戏剧、歌剧、芭蕾和音乐会将纪念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诞辰400周年”。内页有邮票的印刷、纸张、齿孔和印量等资料,有邮票设计师、雕刻师、印刷厂的介绍,还有这些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台词(图4)。左上角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场中的对白:“晚安,晚安!离别是如此甜蜜的悲伤,我要说晚安,直到明天。”

图5
1967年开始,除了纪念邮票的套折外,还发行普票的套折。并从1982年开始,放大套折的尺寸(长21.6厘米、宽11.4厘米)。2007年是梅钦普票发行40周年,套折内含有从1993年开始采用椭圆形防伪齿孔的17枚不同面值梅钦普票(图5),其中2枚宽幅邮票用于大号邮件,3枚白底的是航空邮票,分别用于明信片、寄往欧洲和寄往世界其它地方的信件。打开三折的硬纸,可见图和说明(图6),其中左上方是“黑便士”,梅钦普票的设计想法就源于它,其它小图是梅钦普票的设计草稿、初稿、石膏像、照片和邮票印样等前期图稿。下方3个大图是:用于硬币的浮雕、女皇头像的侧面摄影图和最后定稿用于梅钦普票的浮雕。更多有关梅钦普票可参见本刊170823。

图7
套折也用于小全张,如2008北京奥运会小全张(图7),邮票上有北京和伦敦的地标建筑。这个套折的特点是邮票插页不是独立的,而是将护邮袋直接做在四折的卡纸上(图8)。折卡上印有一些奥运项目的世界纪录对比,例如男子100米,1896年是11.8秒,1996年是9.84秒。设计套折的时候还不知道在这届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尤塞恩·博尔特以9.69秒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第二年又以9.58秒的成绩刷新了纪录至今。

图9
从2014年起发行的皇家宮殿系列邮票,每套包括6枚宽幅邮票和含4枚邮票的小全张。第一套白金汉宫、第二套温沙城堡(2017年)、第三套汉普顿宫(2018)、第四套威斯敏斯特宫(2020年)。它们都发行套折。以汉普顿宫为例,6枚邮票的护邮袋和四折卡纸是一体的(图9)。折纸上印有关于汉普顿宫殿及巴洛克花园历史演变的资料。
套折还用于地方邮票、欠资邮票、电子邮票和全年邮票的年折等。此外还有一些特别的邮折,如1972年纪念英国广播公司(BBC)50周年专门卖给BBC职工的套折(图11),2004年英法联合发行邮票,纪念英法《和平条约》一百周年,套折里放入了英法两国的邮票(图12)。1981年发行查尔斯和戴安娜王室婚礼的特别纪念套折(图13),和套折一起的还有一本《皇家纪念邮票的历史》小册子,里面是从1935年开始各种纪念皇家活动的邮票图和说明,其中一页是1937年乔治六世的加冕邮票(图14)。虽然小册子里只有邮票图,没有邮票,但看了文字可以知道更多信息,其上写道:“这是在英国邮票上第一次同时印上国王和王后的肖像(他们是当今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母),因为时间很紧迫,所以只生产了面值1½的1种棕色邮票,邮票是根据埃德蒙·杜拉克的绘画用照相凹版印制的,国王穿了舰队司令的制服,王后则是正式的头饰和礼服,但很多英国殖民地发行的类似邮票却忽视了她的王冠。”笔者查看了几个殖民地的同题邮票,王后果然没有戴王冠。

图15
集邮的功能之一是益智,套折上的说明可以让集邮者在花费不多时间和金钱的情况下,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知识,这是值得称赞的地方。笔者过去有意无意地购买了一些邮票套折,产生的问题是套折太大,不适合放到普通的邮票插页本中,后来才知道邮局还出售有专门放套折的活页本,仿皮封面,烫金字“皇家邮政套折”,17个活页可放68个套折(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