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2022-09-12 17:13:32)
标签:

印度

文明

建筑

寺庙

塔楼

分类: 《上海集邮》征求意见稿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

古印度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期遗址位于今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亦称印度河文明,它们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已经挖掘出来两个最大的城市遗址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2020-8《亚洲文明(一)》邮票中有2枚是关于印度河文明的,-3是哈拉帕遗址出土的印章,上面有独角兽和文字的符号(图1)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2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3

摩亨佐·达罗是另一个大的城市遗址。考古挖掘发现,这是一个精心规划的城市,遗址的鸟瞰图可见于巴基斯坦1976年的全图连印票(图2),估计居住有2至4万居民,其中圆形的是水塔(图3)。没有发现宗教寺庙和宫殿,但有宽阔而笔直的街道,人们住在坚固的砖房里,浴室和厕所连接着世界上最早的下水道系统。房屋多数用烧制的砖和木材建造,烧制的砖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日晒砖更坚固。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4

摩亨佐·达罗遗址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砖砌的凹坑(图4),长11.9米,宽7米,深1.9米,边缘的砖块进行过水密性处理,地面倾斜到中间出口(箭头所指),这个出口通向一个排水沟,由此认为这是一个公共浴室。巴基斯坦1972年的邮票上(图4左下)有“GREAT BATH”(大浴室)字样。2020-8《亚洲文明(一)》-4以此为图(图4右下)。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5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6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7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8

公元前1800年,摩亨佐·达罗很奇怪地突然消亡了,直到1923年才被发现开始挖掘,由于暴露的结构很快风化损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拯救摩亨佐·达罗”的运动。1973年,巴基斯坦发行摩亨佐·达罗发现50周年邮票(图5),左上为遗址出土的《舞女青铜雕像。1976年又发行“拯救摩亨佐·达罗”邮票(图6)。其他国家也发行了相关邮票,如1977年沙特阿拉伯(图7)1976年马里共和国(图8)。马里这套邮票有废墟图和文物,这个留着胡子的男性石雕像是在一幢很考究的砖砌建筑中发现的,被称为祭师王。

公元前322年,印度建立了首个统一的毛利亚帝国,又称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公元前272—232年)国力强盛,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并派出传教士到各地传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印度佛教有三种类型的建筑:佛塔、寺院和寺庙。佛塔主要用于供奉和安置佛祖及圣僧的舍利等宝物,所以国称为宝塔。陕西的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佛塔称为“阿育王塔”。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9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0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1

印度桑吉是佛教圣地,有很多寺院、寺庙和佛塔遗迹,其中最古老的大佛塔初建于阿育王时期(图9),它是一个半球形砖结构,顶上有类似华盖或伞的冠冕,四周围有栏杆,四边有门,每个门都带有雕刻的装饰。2015年,印度发行纪念阿育王邮票背景是桑吉大佛塔,左边还有一个带狮子雕刻像的阿育王石柱(图10)。阿育王石柱有很多种,4个狮子的阿育王柱头是印度的国徽(图11)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2

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僧徒们在偏僻的山区,依山凿出了很多石窟,属于岩凿建筑,有的是僧侣居住的禅窟,有的是敬神的礼拜窟。最著名的阿旃陀石窟群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添加到了30个石窟。它的绘画和雕塑被认为是佛教宗教艺术的杰作。印度2014年的个性化邮票有一种是阿旃陀石窟群第26号洞的大厅(图12),两旁柱子上方有精美的雕刻,邮票下是它们的放大,最深处的佛塔直接岩石雕刻而成。图12a石窟的外景。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3

印度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凿寺院洞穴群之一,拥有100多个洞穴,票图为第16号洞穴,用一块岩石雕刻而成的卡拉什神庙和石柱(图13)。印度佛教传入后,国也有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4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5

印度佛教另一知名建筑是大菩提寺。释迦族王子曾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冥想,终得大彻大悟而创立了佛教,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后来阿育王在菩提树旁建造了大菩提寺,但现在的大菩提寺是后来重建的(图14),左下方的绿树便是菩提树,据说是原来的第四代树。2008年,中印联合发行邮票,一枚是印度的大菩提寺,另一枚是中国的白马寺(图15)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到达印度古代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这是当时规模最大佛教寺院和学习中心,除了学大乘佛教外还包括如吠陀经、逻辑学、梵文语法和医学等,被称为印度最早的大学。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6

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携经卷、佛像和舍利等回到长安,在慈恩寺翻译经卷,并建造七层大雁塔收藏佛经。而印度的那烂陀寺却在后来多次的战乱中被毁,现在只剩下一些遗迹。1997年,印度世界邮展纪念邮票全套4枚之是那烂陀寺遗址(图16)。当年建筑的辉煌或许只能从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和后人写的《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看到,如“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讲院僧室皆有四重重阁,虬栋虹梁,绣栌朱柱,雕楹镂槛……”这些著作成为印度人研究本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虽然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实在印度更传统的是印度教,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到10世纪,佛教在印度逐渐式微,印度教复兴,现在印度人信印度教约占80%,信佛教的人1%。

印度教也造了很多神庙,根据建筑风格可分为南北两种类型。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7

北方寺庙为纳加拉风格,它的特点是带有弧线的塔楼,如印度中央邦贾塔普尔区公元885年至1050年之间建造的卡修拉荷古迹群(图17。票图中最高建筑为爪哇神庙塔。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8

南方寺庙德拉威风格,它的特点是阶梯形的塔楼,如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布里哈迪锡瓦拉殿是一座16层的花岗岩阶梯塔楼(图18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19

   帕塔达卡尔建筑群(图199座印度教神庙,4座是北部风格,4座是南部风格,还有一座是两种风格的融合。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的,这是“折衷艺术的顶峰,在七八世纪,印度北部和南部的建筑形式实现了和谐融合”。19左下是帕塔达卡尔的雕塑。这枚邮票和图17邮票同属2020年印度发行的世界遗产邮票5枚。其它3枚(图20—22)是比较近期的著名建筑。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20

萨克希·罗扎(图20)是清真寺和陵墓建筑群,建于 1445年。它融合了波斯的伊斯兰风格和印度教建筑的特色,票图是陵墓前的一座凉亭。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21

顾特卜塔位于新德里(图21)1192年开始兴建,高度为72.5米,里面有379级台阶的螺旋楼梯,是印度最高的宣礼塔。

黄山:古印度文明的建筑
图22

达伽马开通欧洲到印度的航线后,葡萄牙在印度果阿建立了据点,首次在果阿建立了耶稣会教堂(图22),这是葡萄牙殖民时期的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